• 27阅读
  • 0回复

西外公社第九大队合理制订“三包”方案 既全面安排 又照顾差别 东鹿大队上下结合订出“一年早知道”分配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19
第7版()
专栏:

西外公社第九大队合理制订“三包”方案
既全面安排 又照顾差别
东鹿大队上下结合订出“一年早知道”分配计划
据新华社成都18日电 四川达县西外公社第九生产大队在推行“三包一奖”工作中,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多方面采取措施,照顾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差别,促使原来生产和收入水平不同的队都有产可超,有奖可得。
第九大队有五个生产队。由于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过去各队之间的收入相差10%到20%。为了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大队党支部在春耕生产中,一方面发动群众总结三包一奖工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组织干部深入各队,调查历年产量和收入情况。然后根据各生产队的情况,领导社员制定了“三包一奖”方案。这次制定的方案主要特点是:本着从实际出发、因队制宜、因地制宜的精神,既全面照顾,又承认差别。
在包产方面,以正常年景的1957年产量为基础,按照各生产队不同条件订包产指标,使队队有产可超。如原来条件较好的一队粮食总产量和平均亩产都比生产条件较差的四队为高,但增产幅度则又稍低。以水稻为例,按包产计算,一队平均亩产比四队高,比常年的平均亩产量增长11.4%,而四队则增长13%;由于包产指标高,一队包工指标也比四队高。这样做两队社员都认为合理。
和这同时,为了帮助生产差、收入稍低的队迅速发展生产,大队特地派出了两个副大队长分别长驻四、五队,加强领导。在作物安排中,大队也适当给四、五队多安排了一些经济作物和高产作物。如四、五队春麻面积就比去年扩大了10%,五队商品蔬菜面积比其他队大两倍。五队自然条件差,大部是山坡田,土质瘠薄,水源缺乏,大队就帮助他们制订了改良土壤和兴修小型水利的计划,并在包工中增加了挑沙改土、抗旱车水的工分。此外,在发放农贷、供应生产资料上,大队对这两个队也优先照顾。
在包工方面,既照顾生产实际需要,又根据各队包产高低,一次包足各队总工分。一般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实行以产量定工分,同时对耕作较难、费工较多的生产队,经过民主评议,适当多给一些工分。
在包成本方面,实行在不超过总收入一定比例内,分项规定各项作物的包成本比例;对土质瘦薄、需用成本较高的队,由群众评议,适当提高比例。
这个“三包一奖”方案落实到队以后,大大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全大队的出勤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同时,各生产队还积极按照超产计划检查大春生产准备情况,抓季节,添农具,养好耕牛,迎接春耕播种。
本报长沙18日电 湖南耒阳县城关公社东鹿大队在“三包”落实的基础上,上下结合制订了“一年早知道”的分配计划。
这个大队的分配计划定出以后,就分头帮助生产队作出超产值和超产奖励粮的分配规划。接着,生产队干部又将大队和生产队的收入和粮食分配方案向群众公布,社员根据这些标准,自己试算应得的劳动报酬,完成基本劳动日的奖励,完成交售家肥任务的奖励、粮食供给和家庭副业生产收入等来计算全家总收入。
通过试算分配以后,社员生产情绪高涨。第十三生产队社员梁瑞凿,试算以后开了家庭会,计划超额完成基本劳动日和家肥交售任务,还计划养一头猪。人多劳力少的社员梁成黄户,力争多售家肥增加收入,现正赶修厕所,计划多拾散肥。目前,全队出工人数大大增加,一千八百五十八亩水田,有80%犁了二道,每亩积底肥四十五担。
(附图片)
浙江萧山县长河公社汤家桥生产队第四小队,采取分期适时播种和秧田专人管理等办法,培育早稻好秧
新华社记者 陈秉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