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天上将变人间 苏联公布关于人的第一次宇宙飞行详细材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26
第4版()
专栏:

  天上将变人间
苏联公布关于人的第一次宇宙飞行详细材料
新华社25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24日讯:苏联《消息报》24日发表了关于人的第一次宇宙飞行的详细材料和照片。
材料着重指出,实际建立地球外围观测科学站、人到月球、火星、金星和太阳系其它行星去从事宇宙旅行的时期已经到来了。材料说,即将在最近的将来利用宇宙装置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气象预报,冰情侦察,转播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和联系,在地球大气层外进行最广泛的科学考察——这些都只是这方面的第一步。随后,人即将飞往月球和太阳系其它行星,建立起住人的行星际站,人将逐步找出在宇宙中生活的方法。
宇宙飞船飞行经过
  绕地球达一圈降落用时三十分钟
  在失重条件下人能保持工作能力
材料首先介绍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飞行经过。据整理全部测量材料后获得的校正的数据,“东方号”飞船近地点高度是一百八十一公里,远地点高度是三百二十七公里,轨道倾角是六十四度五十七分。
在整个飞船的发射段中,宇宙航行员加加林都同地面保持着不断的无线电电话联系。他清楚地记录了超重的变化和运载火箭各级脱离的时刻。飞船座舱内的噪音没有超过喷气式飞机座舱内的噪音。加加林还在发射段中就已通过舷窗看到了地球。
在沿轨道飞行期间,飞船仪器工作的操纵、飞船定向和下降都是自动实现的。然而在必要的时候,宇宙航行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或根据地面的命令用手操纵飞船,确定飞船的位置并使飞船降落到预定地区。
在“东方号”整个发射段以及在整个失重状况时期,加加林的自我感觉都是良好的,工作能力丝毫没有降低。他按照飞行计划观察了飞船装备的工作,同地面保持了不间断的无线电电话和电报联系,通过舷窗和光学定向器进行了观察,向地面做了报告并在飞船航行日志和磁带录音机上记下了观测材料。
4月12日九时五十一分(莫斯科时间),飞船自动定向系统开动。在飞船飞出地球阴影后,这个系统寻找太阳并实现了飞船相对于太阳的定向。九时五十二分,加加林飞经合恩角(南美洲南端)区;十时十五分从自动程序装置发出了飞船仪器准备开动制动发动机的命令。这时飞船正飞近非洲,加加林发出了关于飞行情况的例行报告。十时二十五分,制动发动机开动,飞船从卫星轨道转入了下降轨道。十时三十五分,飞船开始进入稠密大气层,十时五十五分在预定地区着陆。
在宇宙航行归来以后,加加林的健康状况未发现有任何损害。这次飞行表明,人在失重条件下可以完全保持工作能力、动作协调和思维清楚。
飞船的结构和装备
  一切系统均高度可靠且经过试验
  并采取补充措施以保证人的安全
这次飞行提供了有关飞船结构和装备在飞行中工作情况的极珍贵的情报。在结构方面的科学技术措施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卫星式飞船结构上的完善性,都得到了证实。
在研究人的第一次宇宙飞行的各种方案时,让人乘坐卫星式宇宙飞船去飞行,被认为是合适的。乘坐火箭沿弹道轨道飞行的方案被摒弃了,这种飞行实质上并非宇宙航行,其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耸人听闻(新华社编者按:美国早就大吹大擂的、但至今还未搞成功的所谓“水星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这种沿弹道轨道的飞行)。因此苏联科学家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建造重而大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这是苏联发展宇宙航行的根本路线。
由于大量紧张工作的结果,建立了“东方号”宇宙飞船。今年3月曾经进行了这艘飞船的最后两次检验性飞行。在这两次飞行中,驾驶员座椅中放了一个假人。此外,船内还有试验动物——小狗“小黑”和“小星”。两次飞行证实飞船结构和一切系统高度可靠。
材料接着介绍了“东方号”的装置。这艘卫星式飞船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驾驶员座舱和用来放置仪器和制动发动机装置的隔舱。
虽然人的第一次飞行的计划规定只围绕地球飞一圈,但飞船的结构和装备却可以用来完成较长时间的飞行。
在宇宙航行员座舱落到预定高度时,着陆系统立即开动,从而使驾驶员座舱可以以低速度直接接触到地面。
从制动发动机装置开动时刻到着陆,飞船一共飞过了约八千公里。下降段飞行时间约为三十分钟。
飞船外壳上有三个舷窗和两个快速开启舱门。舷窗上装有耐热玻璃,使飞行员在整个飞行期间都可以进行观测。
宇宙航行员坐在一个在必要时可以弹射的座椅上。在第一次飞行中,宇宙航行员穿了防护宇宙服,这种服装即使在座舱飞行期间密封遭到破坏时也可以保证宇宙航行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能力。
宇宙飞船上的驾驶员座舱要比飞机上的驾驶员座舱宽敞得多。
宇宙航行员可以坐在飞船座舱内着陆。这种方法已经用苏联第四个和第五个卫星式飞船检验过了。
同时,也还规定了在大约七公里高度上座椅连同飞行员从座舱中弹射出来,然后用降落伞着陆的方案。这一方案在过去的卫星式飞船上也检验过。
调节系统在飞行员座舱内维持了正常压力、正常的氧的浓度,而碳酸气浓度不超过1%,温度维持在十五度到二十二度之间,相对湿度为30%到70%。空气成分的还原是用高度活泼的化学化合物来实现的。
温度调节的特点是利用液体冷却剂把热从飞行员座舱内送到舱外。
卫星式飞船在空间的确定位置,是利用飞船的一个轴线向着太阳定向来实现的。定向系统可以保证自动寻找太阳,使飞船作相应的转动,以便高度精密地维持必要的方位。
利用飞船上的电视系统可以在地面上用肉眼观察宇宙航行员的情况。一部电视摄像机发出的是飞行员正面形象,另一部发出的是侧面形象。
可以用超短波无线电联系线路来同地面相距一千五百到二千公里以内的地点进行联系。这样,飞船可以在大部分轨道上同苏联境内各个地面联系点进行联系。
座舱中还有一个地球仪,它可以按照飞船沿轨道运行情况转动,使宇宙航行员可以了解当时飞船的位置。
虽然苏联头几个卫星式飞船已证实了飞船仪器工作是高度可靠的,但“东方号”飞船上还是采取了补充措施,以消除任何意外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保证人的飞行安全。例如,在手操纵定向时,飞行员可以利用光学定向器确定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利用地球仪事先确定在这一时刻开动制动发动机时飞船将在何处着陆。在制动发动装置发生故障的时候也可以实现着陆,方法是利用飞船在大气层中的天然制动作用。
飞船上的食物、水、空气还原物质的储备数量和电源容量,都是按照飞行十昼夜所需的用量来准备的。
规定了在飞船表面长时期加热情况下防止座舱内温度超过预定范围的措施。
宇宙航行员的训练
  须是自觉自愿决心完成任务的人
  并且进行必要的专门训练和实验
材料最后谈到了宇宙航行员的训练。在宇宙航行员的准备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第一次宇宙飞行只能由这样的人来完成,即:他能够在交给他的任务面前意识到自己所负的巨大责任,为了完成这一卓越功勋,自觉并自愿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甚至生命贡献出来。
数以千计的包括各种年龄和职业的苏联公民表示了要求进行宇宙飞行的愿望。很明显,首先应当考虑到的是那些飞行员们所提出的申请。对他们之中那些受过更多训练的人进行了仔细的临床和心理学的观察;并由此而组成了一个宇宙航行员组,这个组开始按照专门的学习计划进行训练。
这种宇宙航行员专门学习计划的内容包括:火箭和宇宙技术,宇宙飞船的构造,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基础,宇宙医学基础。
所进行的专门训练和实验包括:飞机在失重条件中的飞行,在飞船模拟密封舱中的训练和长时间停留在专门的隔声室装置中的训练,离心机上的实验,从飞机上进行跳伞练习等。
材料指出,现在已经证明,所有挑选出来的宇宙航行员都能很好地经受失重状态。在长达四十秒的失重状态下,已经证明可能正常地吃流质、半流质和硬质食物,可以书写、进行无线电联系、阅读,以至进行在空间中的目测定向。
通过多种生物学的实验和专门的心理物理学方法,可以挑选出完成任务最准确、最确切,而且在神经——情绪方面最稳定的人来充当宇宙航行员。
未来的宇宙航行员们系统地进行了体育训练,以便提高他们的机体在遇到加速和新环境中其他因素时所需要的耐力。
在完成了专门训练的计划以后,进行了宇宙飞行的直接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同样也是按照专门的计划进行的。
为完成世界上的第一次人的宇宙飞行,在宇宙航行员中选出了飞行员加加林少校。他的这次飞行证实了委托他担任世界上第一个宇宙航行员是完全正确的。(附图片)
1961年4月12日,苏联把世界上第一个载入的卫星式宇宙飞船“东方号”发射到围绕地球的轨道上,当日,宇宙飞船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地返回了地球。图为“东方号”宇宙飞船飞行路线示意图图解。塔斯社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