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上海评弹团在京演出受到欢迎 文联等单位举行座谈会畅谈评弹演出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27
第4版()
专栏:

  上海评弹团在京演出受到欢迎
文联等单位举行座谈会畅谈评弹演出观感
据新华社26日讯 上海市人民评弹团今晚结束了这次来京的最后一场公演。
上海市人民评弹团这次在北京公演了十二场,演出优秀传统节目二十一个回目,新编节目六个回目,以及小唱、开篇十多个节目,第一次比较有规模地向首都听众介绍了江南评弹这一优美的说唱艺术,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特别是评弹著名演员杨振雄、杨振言兄弟演唱的弹词“西厢”中的“回柬”“武松”中的“杀庆”、以及“长生殿”中的“絮阁”等回目;周云瑞、徐丽仙演唱的弹词“王魁负桂英”中的“情探”、“离魂”等回目;朱雪琴、郭彬卿演唱的弹词“珍珠塔”中“下扶梯”等回目;张效声的评话“林海雪原”和“英烈”;以及青年演员赵开生、石文磊演唱的弹词“青春之歌”、“礼拜天”;孙淑英、沈伟辰演唱的弹词“西厢”中的“闹柬”等,听众认为更是引人入胜。首都报纸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都先后发表了听众的文章,对上海市人民评弹团的演出,不论是“开篇”还是“折子”,都有较高的评价。在评弹团公演期间,几乎是场场坐无虚席。
公演期间,上海市评弹团的演员们还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编成弹词开篇来演出。如苏联载人飞船上天、我国获得乒乓球男子团体赛冠军、古巴人民奋起反抗美帝雇佣军侵略等消息发表的当天晚上,他们就演唱了“宇宙行”、“庆祝二十六届乒乓球赛”、“支援古巴”等新编弹词节目。每次观众对这些新编节目都报以极其热烈的掌声,表示赞扬和鼓励。
本报讯 上海人民评弹团来京演出后,4月20日由中国文联、文化部艺术局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共同召开了座谈会。到会者有阿英、袁水拍、陈笑雨、周巍峙、杨荫浏、王朝闻及首都文艺界、曲艺界人士五十余人。座谈会由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曲艺协会副主席陶钝主持。阳翰笙在发言中说,评弹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节目丰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是一种别具风格富有特色容易使人入迷的曲艺艺术。解放以来,上海评弹团在整旧创新,培养青年一代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希望大家就他们演出的节目,畅所欲言地加以探讨。
王朝闻在发言中仔细分析了他所看到的节目,他认为评弹演出所以受到观众欢迎是和演员对作品不断加工有很大的关系。他很重视评弹的表演,认为虽然评弹是语言艺术,表演是辅助的,但是不可少的。他也很赞扬评弹的“噱头”,认为评弹的节目光有好的思想内容还不够,观众还有娱乐的要求,我们应当予以满足,所以评弹艺术中噱头很重要。陈笑雨很欣赏“礼拜天”这个节目,认为人物很鲜明,刻划的很生动,他建议文学家应该听听评弹。阿英在发言中举了评弹在民主革命反对帝国主义中很多的掌故,“庚子国变弹词”就是其中的一部。杨荫浏表示了音乐工作者还准备和评弹团专门座谈,为了说明音乐工作者向评弹学习的热情,他举了音乐学院的同志从城外几十里来听评弹的例子。北京著名的曲艺工作者白凤鸣、良小楼等畅谈他们听评弹的心得,并对评弹青年演员的进步作了亲切的鼓励。袁水拍在发言中表示上海人民评弹团来京演出,既满足了在京南方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也使北方曲艺界得到了观摩的机会;对上海曲艺演员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经验、扩大眼界的机会。最近评弹在创新整旧上有很大成绩,评弹流派进一步得到了发扬,节目中的噱头有所增加,都说明了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在文艺工作中的新的胜利。他向文学家推荐评弹,并希望曲艺工作者进一步大力发掘遗产,加强研究出版工作,提高新创作的质量,丰富上演节目。
座谈会结束时阳翰笙表示今后还可以再进行一些关于评弹艺术的专题座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