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学术动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27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世界第一只无父的母蟾蜍产卵传种
蛙科动物上,人工单性生殖的工作,世界各国学者在过去五十年中做得很多(都是用Bataillon教授所发明的针刺注血的方法)。虽然得到一些蝌蚪或极少数无父的子代,但是这些后代从来没有到达自己产卵传种的阶段。因此,人工单性生殖的个体是否有传种能力的问题,一直还没有得到解决。
蟾蜍科里的物种上,法国和美国的学者过去做过一些人工单性生殖的实验。惟因卵外胶膜过厚,注射困难,结果远远不如蛙类,至多到原肠胚时代就全死亡,谁也没有看到出膜的小蝌蚪。
我国生物学工作者朱洗、王幽兰和徐国江等改良了注射技术,并利用上海蟾蜍离体产出的无膜卵球(这些卵球绝对没有接受精虫的可能)做实验材料,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自1951—1959),终于获得肯定的结果,前后一共得到二十五只小蟾蜍。产卵的这一只是1959年3月间由二千零七十六个卵经过针刺注血后发育长大的(当时一共得到十四只蝌蚪,其中有两只登陆,成为小蟾蜍,它们都是雌性的),1960年12月时体重为四十点五克。它经过冬眠,今年3月出蛰后,与同时的对照组雄体拥抱数日,未见产卵,3月7日经过脑垂腺催产注射,三十六小时后顺利产出三千多枚卵球,受精后发育良好。除一部分用于实验材料之外,目前尚有无外祖父的蝌蚪八百多只。这就很明显地证明人工单性生殖的子裔是能够传种接代的。
对虾的大神经纤维的高传导速度
我国生理学工作者范世藩、徐科、陈芳顺和郝斌等在冯德培教授指导下,从去年开始进行了关于对虾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电活动的研究,发现它的腹神经索中大纤维的传导速度非常高,有些竟超过哺乳动物最大纤维的最高值。
实验材料是从胶州湾捕获的成体对虾,体长在20厘米以上。对虾腹神经索的结构和其他虾类相似,也是由脑神经节开始,围绕食道,经头胸部到腹部,在头胸部和腹部各有神经节若干对。在腹神经索内有两对大神经纤维:靠内侧的一对称为内侧大纤维,直径为150—250微米;靠外侧的一对称为外侧大纤维,直径约80—150微米。前者从头到尾都不中断,所以被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表明,对虾的大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约为130米/秒。从七根大纤维测得的结果,传导速度在80—200米/秒之间。这个数值超过了现在已知的任何其他动物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而猫的脊髓小脑索纤维的传导速度为119米/秒,狗股神经A纤维的传导速度为73.2米/秒,B纤维为20米/秒,C纤维为1.54米/秒。附带可以提到,对虾神经索中细纤维的传导速度也是比较快的,约在20米/秒—30米/秒左右。
有关这种大纤维的传导速度快的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但是实验者认为,其直径大,有髓鞘,以及从电紧张电位试验得到的结果来推测它的膜电阻比较高,膜电容比较小等,都在其中起一定的作用。
猪粪尿接种固氮菌与黑曲霉的效果
我国科学工作者近年来所作的研究已经证明:关于猪粪尿中速效氮、磷上升后下降的原因,铵态氮主要是由于挥发逃逸的结果,速效磷系受嫌气微生物的作用所还原。不论是挥发还是还原,都使猪粪尿的肥分大受损失。此外,由于猪粪尿中的纤维分解菌数量不多,且随贮沤时间的延续而数量日趋下降,所以其分解纤维素的作用甚为微弱,使猪粪尿中大量存在的有机残体,绝大部分不能通过贮沤而分解。因此,猪粪尿在腐沤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促进纤维分解菌的繁殖以加强猪粪尿中有机残体的分解;(2)防止或减少猪粪尿中速效氮、磷的逃逸和跌损。
在这两方面,新近我国科学工作者贾醉公等采用固氮菌与黑曲霉接种的措施,已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1、猪粪尿中原不存在固氮菌与黑曲霉,在接种这些菌群后,它们能在猪粪尿中生活繁殖得很好。
2、固氮菌的繁殖和活动,刺激了猪粪尿中的纤维分解菌大增,并使其他微生物群亦相应地有所增长,这就活化了猪粪尿中的整个微生物过程。
3、由于固氮菌的固氮作用,猪粪尿的氮素得到提高。
4、由于黑曲霉的繁殖和活动,强烈地分泌出有机酸,所以猪粪尿在分解中所形成的强硷性反应,得到了缓冲和调整。这样就抑制了一部分速效氮的挥发和损逸。
5、由于固氮菌与黑曲霉的繁殖,暂时固定了猪粪尿中的速效氮、磷养分而减少其损逸,所以在分解过程中,其上升后剧烈下降的情况,获得了显著的改变,其中特别是速效磷的改变更大。
防止马铃薯退化问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新近发现加大昼夜温差,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有效途径。
1959年,这个研究所根据五年来系统的实验资料,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马铃薯在高温地区的退化不决定于病毒感染率的增加,而决定于一定程度的土壤高温降低了马铃薯对花叶病毒的抵抗力,从而使早已潜伏在未退化种薯中的病毒发挥了毒害作用。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开展了进一步的系统的研究。他们首先发现,盆栽的马铃薯所结的种薯在极易发生退化的地区也可以维持原来的生产力而不引起退化。但是,花盆中土壤的温度一般要较大田为高,因而“土壤高温”的说法,难以解释这一现象。在与原先的理解有了矛盾的情况下,他们曾经从土壤的通气状况、营养和微生物群落等条件方面,进行了多次的盆栽试验,寻找马铃薯退化的原因,但都未获结果。于是,他们又回到温度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终于发现盆栽与大田种植最大的不同是暴露在地面上的花盆中的土温昼夜温度相差较大,同时证明如果将花盆埋在地平面下,则盆栽的马铃薯也和大田栽种的一样,发生退化。因此,只要加大昼夜温差,退化都有可能防止。
根据小型试验所取得的上述结果,微生物研究所去年在马铃薯容易退化的安徽、北京两地,设计了以高垅(垅高1到1.5尺)和加大行距、缩小株距为主的留种栽培技术措施,证实了具有较大温差的高垅上栽培的马铃薯,可以比对照增产一半到一倍。同时,他们去年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寒山区栽培马铃薯,发现马铃薯不但不退化,而且即使已退化的,也可以恢复健康;而当人为地减少温差时,则显著地增加了病毒的为害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