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开展预报气象活动 推动生产不断跃进 广西水文气象工作者为农业生产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4-28
第4版()
专栏:

  开展预报气象活动 推动生产不断跃进
广西水文气象工作者为农业生产服务
本报南宁27日电 广西僮族自治区各级水文气象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积极为春播工作服务,取得显著成绩。
早在春播开始以前,自治区气象局便成立了春播服务办公室,派出两个流动气象服务台,分别到桂南的宁明和桂北的全州开展预报服务工作。并抽调干部和广西农学院农业气象系部分师生及六个专区水文气象所的干部共一百四十一人,组成二十三个“春播农业气象服务组”,分别深入到二十三个县选择不同地形、气候、生产季节,在有代表性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在广泛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地向当地预报农业气象条件,同时提供必要的先进技术措施和适合当地的播种期,以避免或减少早稻烂秧,争取早稻丰收。例如,到柳城县的服务小组,深入到该县去年烂秧较多的沙埔公社后,召开了大队和生产队干部、老农座谈会,共同研究寻找合理的播种期。会上曾有些人主张把早稻播种期推迟到清明,会后“春播农业气象服务组”的同志便在沙埔大队详细调查了四个生产队。结果发现早稻在2月份播种的,烂秧70%至90%;在3月初播种的,烂秧20%—50%;在3月上旬末及中下旬播种的,没有烂秧,亩产达三百五十至三百八十斤;清明后播种的虽然没有烂秧,但误了插秧季节,亩产只有八十至一百斤。工作组根据调查材料和今春天气特点,提出今年早稻最适宜的播种期是3月中下旬。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认为这个意见可行,便在3月中下旬大量播种。深入到南宁地区各县的工作组,也根据南宁地区历年气候资料、历年播种期,和今年长期天气预报及实际观测,作出了南宁地区早稻播种农业气象预报。为各级党委指挥生产起了“参谋”作用。
为了保证过好春播关,各气象服务组还深入田间观察秧田护理和天气对秧苗生长的影响等情况。例如来宾县气象服务组的干部,3月份和三五公社党委书记覃宏林,到陶马生产大队,发现在同一块秧田中,耙得平整的地方,秧苗生长粗壮,耙得不平的地方谷芽浸泡在二、三寸的深水中,烂坏率达46%—51%。根据这个情况,覃宏林在当天中午就召集这个生产大队的各生产队和护秧组长到田间开会。经过观察和讨论,大家认识了谷芽烂坏主要是泡水的缘故。因此,迅速出动三十五个队干部和社员,将全部秧田开沟排水和施保温肥,使损失大大减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