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作风好 方法好 生产好——介绍坪岭大队大办农业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3
第3版()
专栏:

作风好 方法好 生产好
——介绍坪岭大队大办农业的经验
董家邦 杨杰
安徽宿松县九姑人民公社坪岭生产大队的大好名声,去年下半年就传遍了全县。人们都说这个大队生产好,生活好,社员思想好,干部作风好。
这个大队的社员,不管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人人爱护集体。有一个老社员叫石昆池,照理,他可以在大队照顾下安度幸福的晚年;可是他一再要求到大队饲养场去看鹅鸭。他还自信地说:“我看鹅鸭,一是有心,二是内行,三是保养保下蛋。”的确,石昆池养的几百只鹅鸭长得肥,下蛋多,蛋也大。
这个队的社员,还人人热爱劳动。生产队长石今元饶有风趣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叫工、催工,只有自觉工。”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生产搞得好。仅拿1960年来说,全大队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大丰收,粮食总产量比丰收的1957年增加了一点八倍,比1958年增加一点二倍以上,比1959年增加35%。
猪、鸡、鹅、鸭也有了很大发展。去年全大队猪只发展到一千零四十九头,平均每人有一点三头,每亩将近达到一头;同时,还养了鸡鹅鸭二千多只,平均每户十只多。
由于生产发展,1960年社员收入普遍增加。全大队二百一十户社员中,除了四个五保户,其余的户户进钱,平均每人收入比1957年增加五十五元四角,比1959年增加三十五元四角。
坪岭大队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新面貌呢?除了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以外,主要是干部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大办农业,以正确的方法指挥生产。
坪岭大队,土地贫瘠。解放后,党领导这里人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粮食产量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但一遇到“风险”年成,就要国家供应粮食。所以干部和群众,都认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是改变这里贫困面貌的根本途径。大队党总支书记尹灿仁同志经常向社员们进行思想工作的内容,就是以“粮”字当先。老一辈的人,也用“粮”字教育后代。全大队青少年都树立了大办农业的思想,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
有了正确的农业指导思想,还要有正确的大办农业的办法。坪岭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是采用“穷”办法来发展生产的。什么是他们的“穷”办法呢?主要是:
花很少的本钱,花很少的力量,做到增产大,收入多。这是他们“穷”办法的第一个着眼点。这里过去是个穷队,因此,干部和群众想出一个找龙湖要粮的“穷”办法。近几年来,由于龙湖下泄口修了华阳闸,上游又修了钓鱼台水库,控制了洪水,有大面积的湖滩地可供利用,这个大队自1958年以来,利用龙湖的湖滩地的面积逐年扩大。龙湖滩全是黑油沙土,土地肥沃,不怕旱灾,适宜种水稻,耕作容易,花工少,产量又高。去年全大队在龙湖开垦八十亩水稻田,只用八个人,光晚稻一季收了七万多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近万斤,而且工本比一般农田降低60%左右。社员总结种龙湖滩田有三少:用种少,用工少,花肥少。这样,就达到了花力小,增产大的目的。
靠自己双手,靠自己力量,来发展生产,做到自力更生,少要外援或不要外援。这是他们“穷”办法的第二个着眼点。这里干部说,国家几年来对他们无代价的支援,帮助他们改变穷困面貌,人们感激的心无法形容。可是有的人也有一种错误的想法,就是“事事依靠,样样伸手”,产生一种完全“靠人”的思想。1959年春,这个大队彻底批判了“靠人”的思想,树立了“人穷志不穷”的思想,因而他们不仅把过去所欠旧账一笔还清,而且从那时到现在,一切事情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办好。例如,缺耕牛,他们就办畜牧场,专门繁殖耕牛。1956年全大队只有四十四头耕牛,每头耕牛要负担三十五亩耕地,因牛力不足,耕作粗放,一般只能做到耕一耙一,经常失误农时。现在耕牛已发展到一百二十四头,其中精壮力牛有七十二头,每头力牛只负担二十多亩土地,不仅能够做到耕种适时,而且能够做到多犁多耙,深耕细作。他们自办了一个铁匠铺和一个木匠铺,去年全大队就添置水车三十辆,犁四部,胶轮板车五辆,各种小型农具九百五十多件。现在全大队主要农具,犁平均每十五亩耕地就有一部,水车每十一亩水田就有一辆。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贴本”的事,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因时因地制宜。这是他们“穷”办法的第三个着眼点。例如,这个地方种植双季稻现在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这个经验是这样得来的:这里种双季稻是先试验,成功了再逐步推广。1955年他们试种三十多亩双季稻,结果获得了成功,产量比中稻增加了50%。全大队九百零四亩水稻田本来都能改双季稻,但当时由于劳力不足,肥料不够,他们不敢全面推开,而是逐步推广:1957年改种了五百四十一亩,1958年改种了六百八十一亩,1959年改种了七百八十一亩,1960年改种了八百一十亩。而且单产逐年提高,去年已由1957年的六百多斤增加到九百多斤。
两道防线,两套打算,做到有备无患。这是他们“穷”办法的第四个着眼点。这里干部说,从他们祖辈到他们一代,在旧社会,又靠天吃饭,又吃了天的苦头;他们在和“天老爷”作斗争中,深知“天是不听话的”,在今天的条件下,天仍然是“不听话”的。因此,对于老天,既要利用它的有利条件,又要避开它的不利因素;既要作好的努力,又要作坏的打算。坪岭大队易涝易旱,大队的领导上根据这一特点,对每年的生产打算,都有两个谱子:一个是万一遇到旱的谱子,另一个是可能遇到水的谱子。在安排作物时,他们根据这一精神,做到山湖并重,在湖里各种庄稼都种,在山上也安排各种作物,要是遇到大水湖地淹了,山地有收;遇到天旱,山地干了,湖地有收。这样两头总有一头收成,他们说这办法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不仅如此,就是在湖地、山地,对作物的具体安排上,他们也有两套打算,两套种子,以应付自然的突然变化。在湖地里5月以前水少,靠湖水的地方就安排种早稻,比较高一点的地方就安排种麦子;5月以后如果水大,麦茬田就安排种高粱,既耐水又高产,要是水小就安排种红芋,产量更比高粱高。山地易旱,就普遍种耐旱作物。
除了上述“穷”办法外,坪岭大队的干部在领导农业生产中,对关键问题抓得紧,抓得好。什么是他们农业生产的关键呢?根据这里的情况,是肥料。他们说:“人要靠粮,田要靠肥,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大队干部尹灿仁同志说:“八字宪法,字字真理,但我们这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肥’字。一年三百六十天,我们最少也有二百六十天在积肥。”他们组织两套常年积肥班,积肥的办法很多,挑河塘堰泥,积猪牛人粪,打湖草,沤绿肥等。但主要的有四条:第一条是“养”。去年一年仅养猪牛积的猪牛粪,就保证了二百多亩水稻有了足够的好肥料,早稻平均每亩上三十担粪,晚稻平均上二十担粪;第二条是“种”。去年全大队种植了五十亩草籽;第三条是“积”。去年一年共积七千多担塘堰湖泥;第四条是“制”。去年全大队共砍蒿禾(烧火粪)达九千多万斤,打湖草两千七百多担,另外还铲了很多草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