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朝花滴露——河北梆子“宝莲灯”观后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3
第8版()
专栏:剧评

朝花滴露
——河北梆子“宝莲灯”观后感
刘皓
看河北省青年跃进剧团演出《宝莲灯》时,我和所有观众一样,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喝彩。我鼓掌,倒不是因为这个戏怎样使我感动,主要是,我越看下去越觉得这些青、少年演员同志们武打真好,颇见功夫。刚柔兼施,利落干净。这里就见出,“冰冻三尺,非止一日之寒”,他们若非经过勤学苦练,下过一番功夫,那是决不能够展示出这种本领来的;同时,也见出党的关怀,教师们的心血。我想,观众们鼓掌,也都有这个意思吧?
“林花百和香”,我想假如借用唐人张仲素这诗句可以形容首都艺坛的繁荣景象的话,那么,我要说,河北省青年跃进剧团的演出是新花异样春。在我国社会主义百花园里,河北梆子这种戏曲艺术,是一树老花。它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风格独特,色彩鲜明,剧目繁多,音乐丰富,唱腔高亢悲壮,婉转动听,擅长表现“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在清季中末叶,曾经盛极一时,与京剧、昆曲并称为北方三大剧种。但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和日、伪反动统治的摧残,这个剧种几近衰亡。解放了,这树老花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和人民政府大力扶植下,才又发出了新枝。在这新枝上,生发出了成串的蓓蕾。请看“说明书”的介绍,全团演员的平均年龄是十八周岁,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还有少先队员。这使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新萼排红颗”!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这些青、少年演员是最恰当不过了。这“新萼”、“红颗”在党的阳光、化雨和春风的沐浴下,竞相开放了。她们才一展放,就光彩夺目,芬芳袭人。我们面对着这些像滚动着露珠似的花朵,怎能不欢欣鼓舞,拍手称道呢!
在这簇初开的花朵之中,有一颗特别引人注目的蓓蕾,那就是饰演沉香的裴艳玲。她在这出戏中的山中习艺时的舞剑,下山途中的“伏虎”“降龙”,以及同二郎神等展开战斗的表演,都精彩地展示了她的武功;但又不是单纯地卖弄技巧,而是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表现出了剧中人物感情,刻划出一个小英雄形象。原来她才刚刚十三岁,是个“红领巾”!她的前途实在不可限量。
说到《宝莲灯》这个戏,给我总的印象是:舞胜,曲弱,戏少。也就是说,这出戏中,武功令人最饱眼福;而音乐、唱腔方面就比较的差些,全剧中没听到足以抒发情感的成段的唱,演唱的功夫(发声的训练)也还不够到家(不过我要附带声明一下,我倒不在这方面苛求,因为这些演员同志们多正处于“倒呛”年龄,我倒希望他们特别在意保护嗓子);至于“戏”,就更嫌少了。全剧平铺直叙,缺少波澜,没有高潮,又似乎走的是舞剧《宝莲灯》的路子。戏曲嘛,总应该更遵循戏曲的特点;河北梆子嘛,就应该本着河北梆子的传统,发扬河北梆子的特长。当然,也应广泛吸收营养,作各种艺术创造的实验,但一定要不失传统特长。我很喜欢传统的《宝莲灯》中的“二堂舍子”一折戏,每次看,都深受感动。但现在被掐去了。这样处理的优点是主题更明确、更集中了,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但缺点就是“戏”少了!我并不是说戏、曲、舞三者孰轻孰重而失当,因为我国的戏曲本来就是戏、曲、舞的综合艺术,而戏、曲、舞的成分在不同剧目中比重也不相同。我的意思不过是觉得这个戏在编剧、唱腔方面更有待于加工的余地。试想,此剧若不是武功这样精彩,它恐怕也就平淡无奇了;但反过来,若是把剧本搞得更加深刻动人,音乐更加丰富、优美,它又将会生色多少!这些感觉不一定对,但是愿意提出,仅供参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