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群众热情高 干部领导好 新农公社八大队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4
第4版()
专栏:

群众热情高 干部领导好
新农公社八大队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消息:新繁县新农公社第八生产大队,根据最近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有关人民公社的政策后出现的新形势,由大队党支部书记亲自带领干部、依靠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改进领导方法,使春耕生产搞得越来越好。
整风整社以来,第八大队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各项政策,社员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在这种新形势面前,绝大多数干部加倍努力工作。但是,也有少数干部看到社员参加劳动更加自觉和主动,觉得工作好做,领导生产的担子轻松了,有意无意地放松了领导。大队党支部认为:如果不及时适应新形势改进领导方法,就会妨碍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持续高涨,因此决定大抓改进领导方法的工作。
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呢?党支部首先帮助干部认识新形势,提高思想,跟上新形势。支部针对干部的主要思想问题,组织大家讨论:“群众积极性越高,干部领导生产的责任是越发减轻还是越发加重?”通过讨论,使大家明确了现在干部领导生产的责任更重了。这是因为:第一、今年全大队的增产任务比去年大,干部更要善于将群众高涨的劳动热情和智慧,引导到抓紧解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上来,才能做到十分劳动十成收获,实现增产计划。第二、全大队有70%的社员都提出了增产建议,这就要求干部更认真仔细地和群众一起归纳、研究、推行合理的建议,并作出切合实际的安排。第三、现在经常有60%—70%的社员干活超定额,他们要求及时添做农活,有些劳动计划和生产计划已不能适应要求,需要干部领导大家及时合理地加以修订。第四、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后,有些原来没有发挥自己专长的人,现在要求发挥自己的专长;有些社员只凭一股热情,不考虑自己的专长,到处争活做,这就要求干部更加了解各人的特长,因人调工。第五、实行“以包产定包工”办法后,要求干部领导大家进一步讲究经济核算,用最节省的人力收到最大的增产效果。第六、群众劳动热情高涨,更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在帮助大家认清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后,党支部书记胡开群就首先深入第一生产队,找队干部、积极分子和老农一起调查研究解决新矛盾的办法。大家认为,当前调派人力和安排活路跟不上需要,主要是干部没有全面深入地依靠群众,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所以对群众在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后发扬起来的积极性估计不足,调派人力总是满足不了社员的需要。有时虽然看到社员的干劲,但生产底子摸得不够,一时又不知该增调什么活,增调多少活才能适应社员做活需要。犁耙手何白云举例说:“实行按劳分配和‘以包产定包工’的办法后,我就觉得越鼓劲搞生产,对集体对自己都能更多的增加收入,就想多做活,我把牛喂壮了,又配齐了牛具,每天能比以前多犁三、四分田,但干部没征求我们的意见,没给我添活做。”许多人说,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一致认为,要解决这种新矛盾,最好是依靠多数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胡开群同志接受了这个意见,经党支部研究,决定推行一套群众性的生产管理方法。具体作法是:生产队每五天召开一次社员大会,先由队委会根据本队长计划和大队的建议,以及当时的季节和生产任务,提出五天农活安排的初步意见,再发动大家讨论修订。这样,就把群众迫切要求搞好生产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的计划性紧密结合了起来,使得干部领导生产更有计划,社员干活心中有底,生产组织得更加严密,进行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