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扩大耕地面积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5
第7版()
专栏:

扩大耕地面积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秉维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强。尚未开垦的可耕地还很多,如全部开垦,耕地面积可增加到二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未开垦的可耕地中,农业生产的自然要素大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扩大耕地面积,实行多种多收,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的农业生产自然因素,至少在若干年内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在努力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的时候,必须强调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具体措施,绝不能因为要扩大耕地面积而乱垦乱伐,以致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十六条规定:应当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垦荒,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和发展畜牧业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避免破坏树林和破坏必需的草原。第十二条指出,要注意防止土地的盐渍化。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工作中,应当遵照这些指示,注意和安排好防害措施。
在防害措施中,防止水土流失、防止风力侵蚀、防止次生盐渍化,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向很重视这个问题,大多数农业干部和农民,也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所以还要提出来谈,是由于这三种现象有两个共同的特点:(1)在开始的时候,每年水冲跑了一些土,风吹走了一些土,土壤中增加了一点可溶盐分,可能在三年、五年之内影响不怎么大,容易被忽略。等到过了八年、十年,有害因素积累至相当严重的程度,再谋治理,困难就大得多了。(2)这三种现象为害的范围往往不限于开荒的地方,而可能播及邻近,甚至距离相当远的地方,而且有时这些地方所受的害处,比开荒地点受的害处还要大。因此,在扩大耕地面积的时候,必须调查研究,弄清楚实施拟订的垦荒计划是否会引起以上各项问题,应当怎样解决。
水土流失、风力侵蚀、次生盐渍化,都是因地而异的现象,其强烈程度与治理难易也不是到处一样的。为了概略地表达出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根据热量条件与湿润状况划分出自然地区
(注一)。在每一地区之内,凡地势近似的地方,热量条件及湿润情况都大致相同,地势则可粗分为山区、半山区和平地(注二),在同一自然地区中的不同部分,水土流失、风力侵蚀、次生盐渍化等有关各因素也不相同。
水土流失主要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大气降水强度比土壤吸水速度大,一部分降水成为地面径流。径流量愈大,或地面坡度愈大,水的侵蚀力也愈大,水的侵蚀力超过土壤的结持力,便产生坡面水土流失。水集中到沟谷里流动,破坏沟谷,即成为沟蚀。在坡面水土流失过程中,水损失了,较细的土粒和肥料也损失了。沟蚀则除破坏土体外,还使原来较平坦的地面起伏更大、更破碎,甚至变得不堪利用。流失的水土汇入江河,淤塞河道,使洪水流量大大增加,为害很大。因此,扩大耕地面积时,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在湿润地区中,比较大片还未开垦的平地只有三种:(1)温带中因劳动力缺乏尚未开垦或须经排水才能开垦的平地。(2)沿海的盐渍土地。(3)亚热带、热带中的红壤平地。前两种没有水土流失问题,第三种一般也没有水土流失问题。湿润地区扩大耕地面积的另一类主要对象是山区、半山区。在半山区中,丰富的降水与较大的坡度,较薄而且透水性较差的土壤,不但容易发生中度至强烈的水土流失,而且会迅速地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山区坡度更大,土层更薄,雨水也可能更多,水土流失的强烈程度和有害程度自然高于半山区。半湿润地区成片的未开垦的平地,主要只有两种,第一种是温带中因劳动力不足或排水不良而未开垦的荒地,这类土地的面积还不小,其中有一部分高差较大,可能发生轻微的水土流失。另一种是沿海或其他低洼地方的盐渍土地,没有水土流失问题。半湿润地区的山区、半山区也是扩大耕地面积的重要对象。这里虽然雨量较少,土壤透水性较好,但是雨量的强度不小,土层的结持力较弱,所以水土流失的强度与为害性不下于湿润地区的山区、半山区。半干旱地区,特别是这类地区中的山区、半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主要原因是遇水即变疏松的黄土在这些地方分布非常广泛。在这类地区的平地中,可以开垦的面积很有限,其中一部分是高原,高差颇大,可能发生强烈的水土流失。另有一些阶地
(台地)高差也不小,也可能发生微弱的水土流失。干旱地区的开垦重点是平地,一般不会发生水土流失。这里的山区、半山区与其他地区的半山区相比,因降水较少,水土流失的强度稍低。
我国在解放以前,天然植被(注三)经过几千年的破坏,耕作也经历了几千年的自发发展过程,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河流含砂量之大,为世界所少见。因此,在所有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扩大耕地面积时,必须同时采取水土保持的措施。否则经过若干年之后,产量即将大大减少,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也将大大减少,而且将为下游带来不可估计的害处。
水土保持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治面与治沟并举,而以治面为主。这是因为流水集中到沟里以后,水量较大,控制较难;即使控制住了,对削弱面上的侵蚀不能起多大作用。而当水分散在坡面之上的时候,破坏力量较小,控制较易;同时这样作又能削弱进入沟中的水流,从而大大削弱沟蚀。但在坡面措施还不能充分控制进入沟内的流水以前,在沟中进行一些水土保持工作也是需要的。不然,沟谷的发展也会加速一部分坡面的破坏。二是应当由上而下规划和布置措施。在分水线上,坡面流水只是在该点上的大气降水与渗入土中水量的差额,侵蚀力很小。但是,当水向下流去,许多点的差额累积在一起,水量愈积愈多,破坏力也愈大。因此,必须由上而下,在水的破坏力还未显著增强以前,就布置各项措施使之削弱,再往下仍按此原则布置措施。三是各项生物措施(注四)与机械措施
(注五)应当结合进行。因为:(1)用一种措施削弱水土流失强度30%—40%至60%—70%比较容易,要削弱90%—100%则很困难。所以,同时用几种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往往比较好,比较省。(2)各类措施从开始进行到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时间有长有短,效速的未必效大效久,效大效久的可能效迟,采用多种措施,就可以在时效上取得适当的配合。
水土保持的措施很多,有梯田、保水保土耕作、地埂、林带、灌木带、草带、轮作等等。一般都该与坡向直交,但也有一些措施如排水沟、谷坊等,不是横坡排列的。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和配置各项措施,本文无法一一具体论述,只能就一些例子来说明所应采取的原则。在各类地方之中,水土保持最困难的是半干旱地区的山区,其症结在于土质疏松,植物生长不易。因此,这类地区的耕地所占比例应该少一些,原有植被应该保留多一些,机械方法应该多用一些。在半湿润地区的山区,由于植物生长较易,生物措施把握较大,因而水土保持工作收效可以较早。但是由于这类地区的雨量较大,因而机械方法的标准应该较高,整个安排都不宜与半干旱地区的山区一样。在湿润地区的山区,生物措施的把握大,见效快,但雨量多,不仅光依靠生物措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是再加一些机械的保水保土方法,也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有植被的排水沟”,在这类地区可能是必需的补充设施。总之,一切安排都要使水破坏土壤的力量,不大于削弱和抵抗它的力量。当然,“因地制宜”还必须考虑社会条件,并估计到在若干年内的经济效益,不能单看自然条件。
风力侵蚀是在一定条件下风力超过土壤的结持力时所发生的现象。在没有砂的地方,较细的土粒和肥料很容易被风吹走,土壤肥力因此降低。但这种非砂质土壤的风力侵蚀不易察觉,损失也只限于被侵蚀土地本身,而不会对邻近地方有什么害处。如土中含有砂粒,则粘粒和粉砂首先被吹走,最后剩下的砂粒,便成为流砂。如地面大部或全部是砂粒,就更容易成为流砂。流砂不但不能生长作物,而且随风移动,对作物有很大的破坏力。特别是在春季风力强大,幼苗嫩弱的时候,地面上被风推动的砂和一部分在风中悬移的砂,形成流动沙丘,年年顺风向迁移,淹没农田、房屋、道路,为害也很大。这几项风力作用,可以总称为风砂灾害。在扩大耕地面积中,如过度破坏了能够庇护土面、削弱风力的植被,耕作又降低了土壤的结持力,当土面水分不足时,风力侵蚀便随之发生。因此,开垦初期,产量相当高的农田,往往经过若干年,产量即迅速下降,甚至成为不堪耕种的流砂地。在湿润地区中,一般不会发生风力侵蚀,只在海岸和河岸,偶然有被水带来的砂粒,经风吹移,可能成为沙丘。半湿润地区,由于水分条件较差,非砂质土壤的风力侵蚀,在平地及半山区中比较普遍;但如采取预防措施,也可以保存不少植物养分,使风砂灾害不致普遍发生。温带半湿润地区的西部,比较干燥,又有较多的砂质土壤,需要更多地注意预防。半干旱地区的平地与半山区的气候相当干燥,风力相当强烈,砂质土壤分布相当广泛,如果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栽培作物,很容易引起强烈的风蚀。在这类地区,预防风蚀很重要,但并不特别困难;即使风砂已起,一般封育二、三年,四、五年,就可以固定下来,不过要使地力恢复,还需要长得多的时间,因此不能忽略预防的重要性。干旱地区的平地与半山区的气候更干燥,风力更强烈,植被非常稀疏,可能发生更强烈的风蚀。但在这类地区,一般只有发展了灌溉才能发展农业,所以通常不会有由于开荒而引起的风蚀问题。
总的来说,在扩大耕地面积中,应该注意预防风蚀的主要是半湿润地区的平地、半干旱地区的平地和半山区以及干旱地区的平地。无论在哪里,预防总是比灾害发生后再谋除害容易得多。预防就是事先采取措施来削弱风力,增加土壤结持力,使风力不超过土壤结持力。各项措施之中,保留或栽植林带、灌木带、草带,进行带状耕作,建立带状或网状机械砂障(注六),都应该与侵蚀风向垂直或以相当大的角度相交。轮作或其他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有些地方也可能是经济有效的方法。此外,新疆的北疆各地,冬春降水较多,如利用这一条件,采取适当措施,在春季风大时,使土面保持较多水分,也可能由于水分的张力而减弱风蚀作用。由半湿润地区而半干旱地区而干旱地区,风力愈益强烈,植被愈益稀疏,植物生长愈益困难,保留植被的比例应当较大,措施应当较多较有力,非植物措施也应当受到较多注意。
次生盐渍化是指原来土壤可溶盐分含量并不高,由于不适当的人为措施,主要是不适当的灌溉措施,改变了土壤水分情况,以致在土壤根栖带中因水分蒸发而富集的可溶盐分多于被渗流水带走的可溶盐分,可溶盐分逐渐积累使作物生长不良甚至不能生长。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和温带半湿润地区都可能在扩大耕地面积中,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问题。在毛管上升上限达到根栖带的条件下,由半湿润地区而半干旱地区而干旱地区,一般趋势是蒸发力(注七)增大,地表水与地下水矿化度增高,次生盐渍化的过程也随之而增速。预防的主要措施,一是防止渠道渗漏,二是确定灌溉定额和灌溉水质标准,三是防止蒸发,四是在不致抬高潜水位至有害程度的前提下,增加下渗水分,五是排水。渠道渗漏既浪费大量的水,又使潜水位上升,引起盐渍化,所以,防止渗漏是一举两得的措施。灌溉的目的是要土壤根栖带中经常保持足够的水分,一般地不必要也不应当让水渗流至根栖带以下。如灌溉水渗至根栖带以下,既浪费水,又会使潜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渍化。因此,应该根据最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注八)、蒸发力、土壤水分变化等,来确定最大灌溉定额。灌溉水质如何也是次生盐渍化的一个因素,如水中含盐分超过一定标准,就不宜经常用来灌溉。蒸发是盐分积集的重要因素,如能减少水面或土面蒸发,既可以抑制盐渍化,同时也可以节约水的消耗。在潜水位较深的地方,有时增加一些渗透至根栖带以下的水分,也可以防止次生盐渍化。排水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有了适当的排水,在大多数情况下,次生盐渍化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发展灌溉,往往不能及时完成排水工程,又往往会遇到地形或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宜于进行工程排水,所以不是随时随地都能依靠排水工程来防止盐渍化,而必须多方面地寻求其他途径。在水文地质条件不宜于工程排水的地方利用蒸腾强盛、依赖潜水生活的植物来排水,在蒸发力较大的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中可能发生显著的作用(注九)。防止次生盐渍化,只考虑局部地方,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对所有有关地域,即地表水及地下水与当地有联系的地域都考虑在内。例如,灌溉提高了潜水位,虽然在当地不致达到有害程度,却可能在下游地方达到有害程度;排水设施虽然解决了当地的问题,有时却不免在下游地方引起盐渍化。因此,为了防止次生盐渍化,必须全面权衡利弊,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热量带再按湿润情况划分,便是自然地区,计有四类:湿润地区,植被为森林,土中腐殖质含量不高,矿质养分比较贫乏,基本上没有盐渍化,旱患少,农业收获一般比较稳定;半湿润地区,植被为森林草原或比较干旱的森林,土中腐殖质含量比其他地区高,矿质养分也较丰富,有些地方有盐渍化,农业收获尚稳定,旱患较多,有时有比较严重的旱灾;半干旱地区,植被为干草原,土中腐殖质含量较半湿润地区低,矿质养分也较少,盐渍化很普遍,不进行灌溉仍能经营农业,但收成不稳定,容易引起风砂及水土流失,过度放牧也能引起风砂和水土流失;干旱地区,植被为荒漠与荒漠草原,土中腐殖质含量很少,矿质养分也不丰富,盐渍化强烈,除少数地方外,没有灌肥便没有农业。
关于中国自然地区的划分和分布,请参阅科学通报1959年第18期594—602页。
(注一)自然地区的划分,首先是根据热量条件,将地面区分为热量带,在中国境内,共有五个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注二)平地、半山区、山区,根据主要地势划分。在山区、半山区中也有“平地”,在半山区中也有“较高的山岭”,在山区和平地中也有“低山和丘陵”,就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平地”、“山区”、“半山区”。
(注三)指在天然状况下生长,未经人类采伐、焚毁的植物被复。
(注四)指营造林带、草带、灌木带、大片森林,封育森林、草原、实行草田轮作等利用植物来保持水土的措施。
(注五)指除生物措施以外的各种保持水土措施。
(注六)指利用植物秆茎、粘土、砾石等构成障碍物来固定流砂的措施。
(注七)指在地面充分湿润条件下的可能蒸发速度。
(注八)指土壤充满水以后,听其渗流至渗流停止时土中所保持的水分。
(注九)赖地下水生长的树木,每年蒸腾消耗水分多在1000毫米以上,如成片生长,可以显著降低潜水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