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城市公社里巷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6
第4版()
专栏:河北通讯

城市公社里巷的变化
本报记者 黄晓
清晨,在天津市的一条普通街道——裕德里的各个胡同里,从城市人民公社的皮毛厂、五金工具厂、五金拔丝模厂、缝纫厂等工厂中传出了机器的响声。分布在街道上的公社洗衣房、修理服务站、卫生保健站和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福利事业也开始忙碌起来。天津市兴安路城市人民公社巨龙分社的社员们,以生气勃勃的姿态,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巨龙分社的副社长、六十多岁的杨金奎,在他住的房间里接待了记者。
杨金奎是天津评剧演员莲小君的父亲,在房间里的墙上,还挂着莲小君和她的两个也是评剧演员的妹妹穿着戏装拍的照片。杨金奎年轻时在日本化学工厂做工,受化学中毒,全部牙齿脱落,后来又到戏院当过茶房。到今天,他谈起解放前那种血泪生活的时候,还不禁热泪盈眶。
对新社会怀着强烈的爱的杨金奎,在大办城市人民公社的时候,成了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组织者和拥护者。他到处奔波,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没有办公地址,他就在胡同里办公,没有办公桌,他身上挂着一个书包,到处去找人们研究生产和办厂的问题。他和其他办社积极分子们的活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在裕德里这一片地区,就有六百五十名家庭妇女参加了生产,其中有七个妇女当了厂长,二十多人当了社干部,一百多人成为生产上的红旗手,使街道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时,有一大伙妇女走了进来,有年青的、年老的,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杨金奎一面接待她们,一面向记者说:“要说城市人民公社给家庭妇女们带来了什么变化,从这些人里面挑几个说说就够清楚的了。”原来,这些妇女都是各工厂的厂长和各生活单位的负责人,她们是来找杨金奎汇报工作的。
“就拿申秀珍说吧,城市人民公社给她带来了什么样的地位?”杨金奎指着一位面貌清秀的年轻妇女——缝纫厂的厂长说。
在成立城市人民公社前,申秀珍是一个家庭妇女,因为经济上完全依靠丈夫,婆婆有些看不起她,丈夫也不很尊重她。她成为城市人民公社社员后,学了技术,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还当了厂长,一家人对她的看法就完全变了。婆婆夸她能干,丈夫过去认为和“家庭妇女”一块儿出门不光彩,现在到了星期天,也陪她去看电影、游公园了。现在,申秀珍的孩子由婆婆照管,自己和丈夫一同上班下班,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
“阎玉珍也是我们的榜样啊!”有谁把阎玉珍——一个收拾得很利索的中年妇女说了出来。她是食堂主任。成立城市人民公社后,她从做全家十几口人的饭转而管理一个有三百人吃饭的食堂。工作和小家庭大不相同了:食堂炊具有很多是机器,扭开电门,一个钟头就能切出三千个花卷、包六千个饺子,使用煤气锅炉,厨房里一尘不染。她长期被埋没的聪明才智在这个岗位上得到了发挥,把这个食堂办成了公社第一流的红旗食堂。当问起她家庭起了什么变化,她爽朗地说:“我的全家出来吃食堂,婆婆也出来参加了街道工作,公社化以后,我们一家我和两个小叔三个人成了共产党员。”
这时,五金拔丝模厂的厂长周文娟也来了。兴安路公社的五金拔丝模厂是天津街道工业中办得较好的单位。这个热情、坦率的妇女,一到就使房间里热闹起来。周文娟由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变成一个有文化的、有相当工作能力的厂长,是遇到过困难的。她和周围人的落后和缺点作过斗争,和自己的落后和缺点作过斗争,也为使自己能掌握机器和技术作过斗争。“周文娟当厂长之初,也不少哭哩。”杨金奎这样生动地介绍说。
周文娟在管理工厂的第一年就遇到了挫折。因为缺乏经验,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全厂五部车床坏了四部,整整三个月没有把机器修好。眼看着几吨原料在等待机器,把周文娟急得哭了起来,跑去找党支部书记说:“我说挑不了一百斤,非要叫我挑一百斤,现在让工作受了损失。”党支部书记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帮助她总结起经验来。经过这次教训,周文娟懂得了工作要有预见性,此后车床上的各种精密零件都有了备件,什么时候坏了,只要停车几小时就安上了。她还发动群众到大工厂学技术,请老师傅到社办厂来作技术指导,培养出了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
周文娟也注意做人的工作。工厂建立之初,工人大都是家庭妇女,心眼狭小,为一件小事就闹情绪,影响生产。周文娟找人谈话,方法简单,道理有限,说不服人家,非常着急。党支部书记说不应该只是在生活上关心职工,而应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觉悟。周文娟回去后,试着将厂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排队,加以分析,找出矛盾,然后发动大家讨论,果然,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了。劳动纪律加强后,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就这样,周文娟在实践中锻炼成了一个出色的厂长。她从家庭走出来参加工作时还是一个文盲,现在已经有初中文化程度。像周文娟这样的妇女并不是少数。裕德里有五十几个青壮年文盲,两年来,参加工作的社员已经全部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有了一定的文化程度。
记者出来的时候,沿着干净的胡同走着,听着工厂里传来的机器声,想到了这个街道的过去。提起裕德里,天津人都知道,解放以前这里流氓满街,恶霸横行,有的是烟馆、赌场和妓院,被压迫的人过着血泪的生活;如今,这一切肮脏和罪恶都被社会主义革命的暴风雨冲刷得干干净净,城市人民公社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而杨金奎、周文娟、申秀珍、阎玉珍等等,都是这一翻天复地变化的目击者和参加者。他们正在亲手建设着自己的全新的生活。(附图片)
天津市兴安路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大院五个孩子的居民尚素华(左)在院内食堂买饭 新华社记者 田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