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7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吴雁南
贾思勰,北魏末期人,做过高阳郡
(在今山东境内)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六世纪时一部完整的有系统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名著。
贾思勰有着发展生产和富民强国的热切愿望。在他做高阳太守的时候,很关心人民的生活,注意发展生产事业。当时,在黄河流域居住着汉人、氐人、羌人、羯人、鲜卑人和匈奴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在耕种、畜牧、种植树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贾思勰认为这些经验是保证人民生活的重要方法。他决心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传播出去,以发展祖国的农业生产。这样,他就决定写作《齐民要术》一书。“齐民要术”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人民群众谋生的主要方法”。
贾思勰为了写《齐民要术》,研究了古书上有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在《齐民要术》里,引用的古书达一百五十多种。他除了认真研究古书上的农学知识外,还费了很大的功夫,来整理和总结书上没有记载过的生产经验。贾思勰很注重实际的调查研究,亲身观察和学习农民的生产知识和经验。他曾经访问过许多有经验的老农,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在《齐民要术》里,他采用了三十多条歌谣和民谚。关于种植五谷,有“以时及泽,为上策”,意思是“赶上时令,趁地里还有墒的时候种植农作物,便是上策。”在种麻方面,有着“夏至后,不没狗”,意思是过了夏至种麻,连狗那样高也长不到。这些民谣民谚,正是我国劳动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
贾思勰还常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以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所获得的知识。当时黄河流域的人民,常以养羊为副业。贾思勰也在家里养了一些羊。他以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帮助农民改善养羊的方法。有一年,他养了二百头羊,因为没有贮藏足够的饲料,使许多羊在冬天饿死了;熬过了冬天的羊,也因为没有吃饱吃好,都半死不活,并且满身长了癣疮。后来,他摸索出一套使羊吃饱吃好,不受冻又长得肥壮,以及剪取羊毛等等方法。他把这些亲身得来的经验,在《齐民要术》里作了十分具体生动的介绍。
由于他经常到实际中去作调查研究,重视生产实践,而且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因此使他有可能去鉴别前代的农业知识。贾思勰曾经批判了汜胜之黍子的种植“欲疏于禾”的说法。他说:稀植的黍子,科虽然要大一些,但是米黄而不饱满,又多空粒。现在密植,科丛虽然小些,但是米白,颗粒匀熟饱满,比稀植的好。对于民谣民谚,他也根据自己亲身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老农的生产经验,仔细检验。在北魏时,民间流行着:“立秋,叶如荷钱,犹得豆”,意思是立秋时,小豆苗的叶子小得如荷钱一样,还可以有收获。贾思勰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说:这个民谣是指特别宜于晚种的庄稼说的,不是正常的一般的规律。
贾思勰在六世纪三十年代写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书分十卷,九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于不误农时,因地种植的经验。贾思勰认为,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必须按照不同的季节、气候和不同的土壤等特点进行。他说:顺随天时,估量地利,可以少用人力而得到较大的成功。单凭个人主观愿望,不顾实际条件,违反自然规律,只会多费劳力而很少收获。他认为各种农作物的栽培都有一定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最适宜的栽培季节“上时”(不适宜的季节叫“下时”)。他还说,同一种作物不仅在不同的土壤上使用种籽的分量不能相同,并且同一农作物在上时、中时、下时下种,用种籽的分量也有差别。
《齐民要术》记载了关于土壤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书中谈到,并州(现在山西境内)没有大蒜,得向朝歌(现在河南境内)去取蒜种,但是种了一年以后,原来的大蒜变成了蒜瓣很小的百子蒜。并州芜青的根,像碗口那么大,也是从别的地方取来的种子,种下一年,却变大了。在并州,蒜瓣变小,芜青的根变大,就是土壤条件造成的。
贾思勰在写作《齐民要术》时,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老农求教,重视实践,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附图片)
启雄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