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像鲁迅那样一丝不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08
第4版()
专栏:

像鲁迅那样一丝不苟
萧丕安
读完人民日报上许广平同志写的《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这篇文章,禁不住从内心里对鲁迅的那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到敬佩。仅从编辑工作这一点上来说,这位伟大导师也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稿。读完之后,总会从那里学习到或多或少的知识,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和帮助。
常常读到一些书稿,它们不仅观点鲜明,材料丰富,逻辑周密,使人称赞不已。就是全篇的字迹,也清清楚楚,引文核对得十分准确,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轻易放过。每当阅读着这样的书稿,就不由得感到一种内心的喜悦,又仿佛看见那些作者或编者,苦想深思,披览群书,伏案写作的情景。由此想到书稿编写者的那种谨严的治学精神,那种长期的艰苦劳动,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当然也有一些时候,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情形的书稿。这些书稿读起来,可就不那么轻松了。且不问内容怎样,单是那字迹的潦草,就够用去很多时间,有时为了辨认一个字,就得猜想揣测,反复推敲,结果还是不得要领。稿中引文有时不注明出处,或者虽然注明出处,但不注明版本或页码,核对起来,得花很多时间,甚至始终查不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的真个是“剪不断,理还乱”,句子长得出奇,往往一段文章只用“,”号,一点到底:遇到使用引号,特别是“『”号和“「”号同时使用的时候,就更加不易理出一个头绪来了,比如一段引文只有开头的“『”号或“「”号,而后面的“』”号或“」”号却遍寻不得,不知道引到哪里是个头儿。作编辑的,当然应该以满腔热情和认真仔细的态度来作“技术加工”,不应该嫌麻烦、怕辛苦,更不可以因为字迹潦草、标点错乱等技术问题而否定书稿的政治内容和学术价值。不过从作者或编者这方面来说,在把自己的稿子送出之前,除了稿子的内容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外,就是在文字技术方面,也应该作得更谨严,更细致,更准确一些吧!
鲁迅先生本身既是最好的编辑,又是最伟大的作家。我想,作编辑工作的十分需要向鲁迅学习;从事写作的也十分需要学习鲁迅。而除了学习他那种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而外,还应学习他那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