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抓紧措施 抗旱保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3
第7版()
专栏:

抓紧措施 抗旱保墒
席承藩
北方地区去年伏雨较少,冬季积雪较薄,土壤底墒不足。根据3月初旬(春雨前)及3月下旬(春雨后)在北京地区所测资料来看:一米以上(六十至八十厘米)及一米上下(九十至一百二十厘米)深处,土壤含水量反较上层为少。这说明初春的返浆水及初春的小雨,只使表层土壤湿润,底墒仍然不足。解冻后,土壤中所贮存的水分,经蒸发及渗漏,会大量损失,形成一定的旱象。今年入春以来,虽有一些地区,降了微雨;但雨量较少,降雨地区也不普遍。这种缺墒跑墒现象,会断续地延至6月初旬。因此,春旱现象已经露头,应及早采取防旱抗旱措施。
“十年九旱”,这句农谚,说明北方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从总的来说,这些地区年降雨量均在五百毫米上下,已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只是在季风影响下雨量分配很不均匀。一年中60%—70%的水量,都集中在夏秋下降(7—9月)。而冬季降雪少,回春较早,水分便会大量消耗,因而影响春季作物的播种及小麦的正常生长。
旱与不旱,首先看土壤中有没有墒。有墒或满墒,意思就是在没有灌溉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含水情况适耕宜种。这种土壤水分情况,因土壤而异,一般砂一些的土壤是15%—18%,而粘一些的土壤为18%—21%。假如好久没有下雨,表层土壤逐渐变干,干土层的含水量在7%以下,而且干土层逐渐加厚,由二至三厘米,发展到六至七厘米,这时旱象已经露头。如再发展到九至十厘米,干土层中的含水量,由7%下降至5%—2%,而且干土层以下的含水量下降至12%—14%,这时旱象便进一步发展。及至干土层深至九至十二厘米,其下的含水量也相应降至10%—12%,就会直接影响春播作物的发芽出苗。
春旱的一般发展规律是:大地回春,地表积雪融化,地表开始解冻,这时融层尚薄,只在地表微现潮润,蒸发较轻,水分耗损不大,可称为“顶凌时期”。气温再升,融层加厚,融雪解冻,水大量聚积地表,土面蓬松,已进入返浆时期。这时土壤水分到达高峰。及至冻层融化,上层水分与底层水分相接,蒸发渗漏,同时并进,此时气温日增,春风转剧,即进入跑墒时期。如果防旱保墒不够及时,就会在这个时期损失大量水分,影响春播作物的正常发芽出苗。这种变化情况,也不是所有土壤都是一样的。它因地势高低,阴阳坡而异;也因土壤的粗细,有机质的多少,土层厚薄而不同;也因耕作措施,茬口安排而不同。把这些复杂情况归纳起来,可以大致概括为四大类型:
(1)地下水面较浅、毛管活跃的土壤。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浅,水分可直接经由毛管作用到达地表。只有在地下水位下降后,才会发生旱象。比如部分平原地区,水位在二至二点五米深处,本来不会干旱,一旦好久无雨,地下水位相应下降一至一点五米,这些地区就会发生一定旱象。一般地下水位较浅的土壤,因水分充沛,土壤水分经常受到毛管水的补给,虽在干旱的情况下,基本无旱象可言。
(2)受侧向排水补给的土壤。可分为三种情况:一、山麓及山坡低部,由于受到由上而下渗出水分的影响,土壤经常保持潮润;二、山坡背阴部分的土壤,也由于没有直接受到阳光直射,墒情变化较小;三、洼地及下湿地中的土壤,由于大量水分渗出地表,返浆严重。这三种情况,也是旱象较轻或基本无旱象可言的土壤。
(3)地下水位三米以下的土壤。这时土壤毛管现象,已不能到达地表,土壤表层经常保持相对干燥状态。只在降雨后,由于地表湿润与其下的毛管湿润相接(即通称“接墒”),才表现出墒情较好的现象。这种土壤多见于平原中的高起岗地上及山前平原上。在雨水缺少或保墒措施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象。
(4)地下水位很深的土壤。如黄土丘陵,山前高地、阶地以及山坡(主要为阳坡)上的各种土壤,地下水位均深达十米以上。土壤中水分补给主要依靠灌水或降雨。在没有灌水的土壤中,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雨水,如蒸发强烈,非常容易发生干旱现象。这些土壤是防旱保墒的重点,要防止蒸发,要防止渗漏,把水分尽量在土层中保蓄下来。
此外,影响水分变化,不仅是上述地势的高低,局部地形也有关系,如迎风谷口,迎风坡,向阳坡,都会因风力、辐射强烈而损失更多的水分。
土壤本身性质,影响墒情变化的两大因素是有机质的多少与土壤颗粒的粗细。大家都很熟悉,有机质多的黑色、暗色土壤,土壤结构良好,会保蓄更多的水分;有机质少的淡色土壤,水分保蓄较差。在相同情况下,土壤颗粒愈细愈粘,会含蓄更多的水分,但不一定都能为作物所利用。而且土壤致密,易生干裂,整地不良,多大坷垃,走风跑墒。反之,过砂的土壤,大空隙多,毛管孔隙少,所能含蓄的水分减少。只有中等粗细的轻壤土(如黄土、二合土等),毛管现象最为活跃,毛管可上升二点八米。平原地区土壤粘砂相间,水分运转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轻壤土中夹胶泥厚度于十厘米时,没有阻隔水分蒸发渗漏的作用。但胶泥层加厚,就足以阻隔水分运行。如在半米至一米以下的土层中,夹有一层或数层的胶泥层,就构成既能保水蓄水,地表又不积水的土层排列,属于既发大苗、又发小苗的蒙金地。反过来胶泥层在地表,而砂土层在底部,就构成湿时水不下渗;而干时大量渗水的土层排列,不利于作物生长。
各种不同粗细土壤的含水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土壤墒情变化通常分为五级,即:干、微润、润、潮、湿等。这些不同粗细土壤的含水量可以从实验室求得,也可以在田间用手摸估算法估计。这种估计数值也有参考意义。我们可先概分土壤为三种粗细,即砂土,壤土(主要为轻壤土,如黄土、二合土等),粘土(胶泥,也包括重壤土)。对砂土来说,干砂土含水量在3%上下。微润砂土土块一触即散,含水量约10%。润的砂土,可以成块滚动不散,含水量约15%。潮的砂土以手心揉土,可在手心留下湿痕,滚动出水,含水量约20%。湿的砂土手捏出水,含水量约25%。
对壤土来说:干土块,以手捏即碎,含水量约4%;微润时略有阴湿感觉,含水量约10%;润时可以手捏成小球,再捏成薄片,含水量约15%;潮时能揉成土条,含水量约25%;湿时成浆糊状,含水量25%以上。
对粘土来说:干粘土坚硬,坷垃不碎,含水量5%—8%;微润时用手捏土块,用力才碎,含水量约10%以上;润时可捏成很光滑的薄片,含水量约15%;潮时可捏成小面条状土条,含水量约25%;湿时可捏成圆球,再压成土饼,含水量约30%。
抗旱保墒所保的水分,主要使土壤不至变干,而以防止水分由表面蒸发为主。一切防旱保墒措施,就是要设法减低土壤蒸发。但土壤的水分损失过程并不一致,不同阶段的防旱保墒措施,亦各有不同。我们可以概分为三个阶段:
(1)毛管蒸发阶段。如前所述的第一、二类型及降雨后的湿润土壤,毛管现象甚为活跃,土壤水分直接由毛管送达地表,再由地表化为蒸汽,向空气逸失。这时的一切防旱保墒措施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最常用的有效措施是耕、锄、耙、耱。比如秋翻地可较未秋翻地多保蓄3%—5%的水分。秋翻地再结合耙、耱,更可使地表滋润疏松,保蓄更多的水分。夏季雨后勤锄,早春顶凌浅耙地,都起着保蓄水分的效果。
增加地表复盖,也是防止水分蒸发的有效措施,如小麦地盖蒙头粪,就是有效措施之一。西北干旱地区的铺砂瓜地,兰州地区的石田,都起同样效果。防旱保墒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多施粪肥,或种植牧草,增高土壤中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可根本改变土壤中水分运行。施用有机肥料,改善表层土壤结构,也有明显的效用。这一系列措施的根本原理是切断土壤毛管,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2)毛管及汽态蒸发综合阶段。如气候更趋干旱,干土层加厚,毛管水不能到达地表,由毛管上升的水分,到达干土层时,化为蒸汽,从干土层中大量损失。毛管现象虽已减弱,而蒸汽水的损失大增。这时,防旱保墒措施,和上面有所不同,有时正好相反,不是采取疏松表土的办法,而是采用镇压保墒。如北方种植小麦时,多在麦垅间以石磙镇压,使表土紧实,减弱土壤通气性,减少土壤走风漏风情况。特别在土坷垃甚多,整地质量较差的土壤中,干风一吹,会损失大量水分。冬小麦在冬季镇压,及春耕土地于耕翻后立即采取镇压措施,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干旱季节,对于干旱土壤的保墒措施,主要是使表层土壤略趋紧实,减少地表裂隙及坷垃。这样作,既减少了地表干土层中因通风良好而损失大量汽态水分;也可使底层土壤水分,随毛细管向上移动。这就是“镇压接墒”。据测定,镇压可提高土壤水分约1%—2%。从这里也可得出结论,干旱的春季,不宜耕翻过深,也不宜于耕的次数太多,否则都会损失更多的水分。
(3)薄膜水阶段。当干土层深至九至十二厘米以下,含水量相应下降至7%以下,有时少至2%—5%,土壤中有效水分已大大减少,大都呈无效态的薄膜水,不能为植物所吸收利用。这时的抗旱措施是浅耕深播,即减浅耕深,以犁划沟,直接将种子播入略较潮润土层中,再结合镇压保墒,也能保苗。在个别情况下,此法亦可结合使用潮湿的肥料,促进发芽,防止蒸发。如过于干旱,也可采用寄子播种,即将种子直接播入7%以下含水量的干土层中;但此法在半干半湿(10%)的土壤中,反会使种子发芽而不出苗,不宜采用。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用顶凌播种,借融冰化雪水,使种子发芽。
抗旱保墒,是北方农业的一件大事,在持续两年干旱以后,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土壤水分贮量较少,底墒不足,今春回暖较早,蒸发早已开始,春雨尚不够普遍。因此,在春播繁忙阶段,要根据土壤墒情变化,因地制宜地积极采取措施,巧安排作物茬口,力争今年农业有一个较好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