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菲德尔·卡斯特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4
第5版()
专栏:

菲德尔·卡斯特罗
美国作家 卡尔·马尔赞尼
“菲德尔”的译意是“忠实的”。对于绝大多数古巴人说来,菲德尔·卡斯特罗确是他们利益的忠实捍卫者。他忠实于自己这样的一种决心:依靠人民的解放出来的创造力。
菲德尔对他的事业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在他看来,甚至从失败中也可以取得经验教训。古巴人民社会党的一位领导人曾跟我讲过他对卡斯特罗的一次访问,那是在墨西哥,在卡斯特罗刚刚宣布了他要在古巴登陆的决心之后。
“我们再也不能坐等了。”菲德尔·卡斯特罗说道:“墨西哥的警察当局已经发现了我们,而且正在没收我们的军火仓库。我们应该出发到古巴去,即使这不过是一种崇高的榜样吧,古巴人民一定会懂得这种榜样,将来一定会使它于自己有利的。”
说起登陆的事,真有些惊心动魄。一艘小船塞满了八十二个人,而且还装着武器、粮食、汽油备品等等。船上的马达又老又破,常常得歇着。风暴又特别大,卡斯特罗一伙人都晕了船。抽水机坏了,人们就只好用双手把水舀干净。国内好些城市的起义已经发生了,而他们还在海上漂流着。后来小船驶近了一处沼泽的海岸,距离可以得到古巴爱国者帮助的那些地方很远。他们不得不扔掉最重的装备、弹药、粮食、药品,接连四小时踏着泥泞穿过沼泽。
后来的经过就更富有戏剧性了。登陆的人遭到了追踪和射击,互相失去了联系。菲德尔和另外两个同志一起藏在甘蔗丛里,一连五天五夜只靠甘蔗汁充饥。后来菲德尔的兄弟劳尔和另外三个同志才和菲德尔会合在一起。
他们之中的一个,罗德里格斯,有一次问菲德尔:他那种毫不动摇的信念是从哪儿来的?菲德尔思索了一会儿,耸了耸双肩,简单地回答道:
“因为我知道条件成熟了,人民已经作好斗争的准备,就像我们自己一样。”
但是,不要以为菲德尔只是一个单凭本能和直觉行动的人。不,他是一个很有文化素养、学识丰富而敢于行动的人。他一向博览群书,直到现在还是读得很多。
我曾亲眼看到,几十个人怎样把菲德尔·卡斯特罗围成一圈,迫不及待地向他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一位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工会活动家问他读不读马克思的著作。
“当然,我是读马克思的著作的。”菲德尔答道:“而且我还读列宁的著作。这些著作,每个有学识的人都是熟悉的。”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问道,他读过马克思写的哪些书?菲德尔稍稍耸了耸肩,用手挥着没有抽完的雪茄烟回答道:“你们知道,全读是读不过来的。我读过《共产党宣言》,也看过《资本论》,当然还没有精读。”他笑了一笑接着说:“还读过《路易·波拿巴政变记》、《法兰西内战》和别的一些著作。”
“这些书对您有什么教益呢?”我直截了当地问他。
菲德尔慢慢地把他那带着大胡子的脸庞转向我,嘲弄似地但同时又是赞许地看了我一眼。他踌躇了一会儿,然后微笑着讲起话来。
“朋友,”他朝我说道:“我来答复您的问题。我从这些书中知道了两件事。”说到这里他又停顿了一下,为的是让他讲的话显得更有分量:“一件是,我知道了存在着阶级斗争,还有一件是我知道了……”这时,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听众,缓缓地点着头,思绪似乎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我还知道了,必须摧毁统治阶级的机器。”说着,他的手掌用力敲了一下桌子。
不知是谁又向菲德尔提出了问题:
“您是否知道?农民们把您叫做‘埃尔·卡瓦留’(马),因为您工作起来就像匹马似的。”
“是的,这我知道。有时我自己还可惜我不是一只大象哩!”
如果光说菲德尔·卡斯特罗忙得很,这是非常不够的。他无时无刻不在行动中,把他那旺盛的精力用得一点儿不剩。卡斯特罗的体质特别好,身高六英尺多,是个非常结实的汉子。在上学的年代他便是个优秀的运动员。他的幼年是在野外度过的:骑马、爬山、无休止地徒步旅行。他走起路来踏实、有力,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雅气派。他的动作和姿势,使人感到这是个如水晶般纯洁的人,这种纯洁性在古巴革命本身的风格中也有所反映。
要想说明菲德尔的无穷无尽的精力,以他经常作长篇演说这件事为例是再清楚不过了。
由于巴蒂斯塔的统治,古巴这个国家的居民三分之一是文盲,所以发表演说是通达情况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正因为如此,卡斯特罗才经常在电视台发表长篇演说。
有一次,我曾听过他一次继续了六小时之久的讲演。我以为这次直到很晚才结束的讲演会把卡斯特罗累坏了,不料才过了几个小时,他又在“自由的哈瓦那”饭店和一些人长谈了。他和我们从深夜一点钟一直谈到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回答了各式各样需要他集中精力作复的问题。在早上六点钟,当我们这些人都已疲惫不堪的时候,卡斯特罗却像港湾上空升起的朝霞一样精神抖擞、神采焕发地走出去。这种持久性真是钢铁铸成的一样。
有许多人还说过这样一件事,就是和他彻夜长谈的人,并不一定是所谓“大人物”,而往往是从拉丁美洲各个角落来的普通人。对于这些人说来,如果卡斯特罗给他们挤出一个钟点的时间,也会被认为是件重大的“礼物”。可是卡斯特罗事实上和他们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认真地对待他们每一个人。他知道他们需要他的知识、他的经验;他也清楚这些人真心关切的是:古巴革命能为他们本国的人正确理解。
当我观察着菲德尔的活跃的、富于表情的、透露出他的有所思考的面孔时,我还清楚地发觉了他的另一个极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有一种十分出色的向别人学习的本领。菲德尔的一位亲密的友人对我说过,菲德尔是个热烈异常的争辩者。他是一个天生的斗士,不管是在战场上作战,还是在思想战线上作战,他都是斗争的能手。要是谁有了个新的想法或是提出个什么建议,卡斯特罗先是本能地加以反对,展开争辩,而且往往辩得对方无话可说;可是过后,也许是第二天,他会突如其来地说道:
“瞧!还是您对,这是个好主意。”
在一次谈话最起劲的时候,我固执地问卡斯特罗道:
“您有过心情慌乱的时候没有呢?”
他用锐利的眼光扫了我一下,然后带着忧郁的神情说:
“有过,那是在我们获得胜利的那一天!”
听到这个答话,大家不禁发出了惊叹声,而卡斯特罗却深沉地笑了起来。
“那一天,”他继续说下去,“整个古巴忽然一下子就为我们掌握了,可是我们这一班人却是屈指可数的。我们的双肩挑起了简直是承担一切的责任。失业、儿童、教员、工厂,现在都是我们该管的事情了,可是我们的专家却非常缺乏!”
但这是古巴革命领袖第一次、而且我相信也是最后一次的心情慌乱。武装入侵的被击溃,就出色地证明了这一点。
古巴人民相信卡斯特罗,卡斯特罗也相信古巴人民。
(杨少俊节译自1961年5月4日苏联《文学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