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农业增产的助手——蚯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4
第6版()
专栏:

农业增产的助手
——蚯蚓
庆宣
蚯蚓,是一种对于人类非常有益的虫类。可以说,它是农业增产的有力助手,是改良土壤的有功之臣。
蚯蚓本身还是一种能治病的药材,又是鱼类和家禽的好饲料。
“在人类还没有学会耕犁土地的时候,土壤早已经被蚯蚓翻耕过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这样说过。
根据动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每一亩果园、菜园的较肥沃土壤中,竟栖息着二万条以上的蚯蚓。它们多半生活在地面以下25厘米深的土层中。
蚯蚓全身的肌肉非常发达。在钻土时,它先用口的前端在土壤中穿一个孔,然后用有力的头部把土壤挤开,这样就在土壤中挖出了一条条前进的孔道。蚯蚓不但在土壤中钻来钻去,而且有着昼伏夜出和每当雨后空气潮湿时爬出地面的习惯。由于这样多的蚯蚓经常在土壤中进进出出,钻来钻去,无意中就把土壤翻松了。在蚯蚓多的地方,土壤永远是疏松多孔的,孔隙的面积增加了八到十二倍。这样水分和空气很容易渗透进土壤中,为植物的根更好而更深地发育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蚯蚓在钻孔中还搅混了土壤,并且通过它们的体腔,把地下大量的腐植土带到地面。根据观察估计,一亩地的蚯蚓,一年内运到地面上的腐植土竟能铺成平均为2.5厘米厚的一层。
蚯蚓以植物残渣的腐植土为主要食物。它们身体的三分之一都是消化器官,除了肠胃食道外,还有一个石灰腺和沙囊。石灰腺分泌出石灰质,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而具有坚固肌肉壁的沙囊,则用来磨碎它囫囵吞下去的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泥土,再经过胃、肠的消化、分解、吸收,得到了需要的养分,最后排出来的是含有大量能溶于水,容易被植物吸收的氮、磷、钾盐的土壤。
根据分析,这种经过蚯蚓
“加工”后的土壤,与一般土壤比较,含的氮素要多五倍,磷酸多七倍,钾盐多十一倍。
蚯蚓给土壤中各种对作物生长很有利的微生物,提供了活动、繁殖的有利条件。因为微生物活动繁殖时,需要有空气、养分和一定的湿度。而蚯蚓在土壤中钻孔,能使土壤疏松多孔,空气流通,使水分进入土壤,蚯蚓的排泄、分泌的物质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是微生物最需要的养分。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能够分解土壤中的纤维素和其它有机物,增加土壤的肥力。
蚯蚓死后埋在土壤中腐败了,也就是一种含氮磷钾特别丰富的肥料。
蚯蚓的身体还是一种能治病的药材。中医说它性属咸寒,用作药引和用于利尿解热。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的肥沃土壤中,所以人工繁殖蚯蚓,一般可以采用下面这个方法:在含有树叶、嫩草和蔬菜碎屑的垃圾中,掺上一半泥土(要比较肥沃的黑土,如菜园、果园中的泥土),加入少许厩肥,把它们混合起来,堆积在阴暗的角落,适量的加上些水,再找几条蚯蚓放进去,然后用席子或藁草盖上,不久就会生成许多肥大的蚯蚓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