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蒙族民间的体育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4
第6版()
专栏:体育

蒙族民间的体育活动
夏玛铨
蒙族人民传统的喜庆盛会——那达摩大会上,除了物资交流、说书唱戏、歌舞游戏外,还进行各式各样的蒙族人民传统的体育比赛和表演。项目丰富多采,主要的是具有蒙族特色的马术、射箭、摔跤、打“布鲁”,以及近年来增加的象棋比赛等等。
马术和射箭
马术和射箭运动可以锻炼人们具有坚强的体格、良好的体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勇敢顽强、不畏艰险的意志。蒙族人民十分热爱它。每逢节日假日,婚娶喜庆,以及集市庙会等,多以赛马射箭志庆。蒙族人民中不少人在七岁时就练骑马,而到十几岁时就成了相当出色的骑手了。据说蒙族的儿童在五六岁时,就由大人把他们抱上马背,把他们的两腿放进两鞍的布袋里,上下用带子缚紧,一人牵缰绳教他们骑马的方法。到十几岁时,他们对于马的衔勒缓急就都熟悉了,而且还能作各式各样的动作,如立在马背上作盘旋舞,竖蜻蜓,或者捉蹬弯身从地上拾取东西;技艺更高的儿童们还善骑无鞍马,逐电追风,快马加鞭,毫无惧色。1959年全运会上,十七岁的蒙族女运动员青赛玛就曾创造了一千和二千米全国纪录而获冠军。1960年十三岁的少先队员、女骑手道勒玛却以更高的速度和骑技,打破了她的纪录。
蒙族的马术和射箭花样繁多。马术中除长距离赛马外,还有马球、障碍赛马、特技赛马、越野赛马等等名目;而蒙族人民固有的“鄂尔多斯”刀更是惊险激烈,受人欢迎。“鄂尔多斯”蒙语就是草原的意思,这种马术就是骑着飞快的马,奔驰在草原上,手举利刀劈斩一定的目的物。
射箭中,有跑射、立射、卧射,而最有意思的是富于民族色彩的马上射箭。数丈远处高竿上悬挂着目的物,射手们骑在马上飞驰而过,一箭射去恰中目标,有的还能连射数箭,称“一马三箭”,而且箭不虚发。
蒙古式摔跤
蒙古式摔跤虽然也不外乎拉、扯、别、绊等几个基本架势,但技术却相当复杂,十三个基本动作却有上百种变化。国际式摔跤不准抓对方的衣服,不准抱腰以下的部分,更不得用腿帮助摔倒对方;而且除了两肩胛骨着地为准,否则,其它任何部分着地都不算失败。而蒙古式摔跤全身都可以参加动作,可以抓衣领腰带,也可以搂腰抱腿,在过去甚至于还可以挟。蒙古式摔跤,除两脚外,其它身体的任何部分着地都算被摔倒一次。他们称摔跤手为“布和”,最有意思的是当“布和”们摔跤的时候,上身穿着闪闪发光的、钉满铜钉的、用多层帆布制成的“昭得格”——摔跤衣;下身则穿如像百褶裙似的、宽大而带有各种彩色的裙裤;脚蹬皮靴。摔跤开始,摔跤手们首先一起弯腰张臂,脚下跳动着各种舞蹈动作,嘴里还要唱上几段高昂的民歌,以表示彼此的和对观众的敬意,然后交手再摔。
蒙族摔跤运动真正获得广泛开展还是在解放以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蒙古式摔跤才随着蒙族整个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提高而枯木逢春,又开花结果了。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上就曾列为比赛和表演项目之一,而后,有关方面又进一步加以整理,将其落后的规则和习惯加以改变,试行分级、改革了服装,弃掉了衣服和皮靴上易伤人身的铜钉、铁钉等,改进了基本的技术和战术,既发扬了传统形式的特点,又积极学习了全国摔跤运动的长处,推陈出新,使之更有益于人民锻炼身体,赏心悦目,服务于劳动生产,深受蒙族人民欢迎,因之也更加普及广泛。
打“布鲁”
打“布鲁”,蒙古话也就是投掷的意思,是蒙族人民特有的一种运动项目。“布鲁”是用铅、铜和铁等金属片包扎在一根状似镰刀的木头上制成的,形状和重量因用途不同而异,大致分为扁、圆两种;重量三、五百克不等。掷出后,因呈曲尺形,所以在空中旋转的速度很快而且很稳;既能掷打空中的飞禽,也能击杀地上的走兽,尤其打兔子、黄羊、狐、狼和野鸡等小禽兽更为有效,是打猎的一种很轻便好用的武器。
打“布鲁”在蒙族人民中间流传已久,据说已有千年。因为它既是打猎的工具,能锻炼生产技能,又是一种很好的游戏,可以锻炼身体,所以男女老少人人喜爱。1954年,更正式规定作为那达摩大会体育比赛项目之一了。
象棋游戏
蒙族的象棋,严格来说应该叫作“驼棋”。因为在棋子中没有“象”子,代“象”位置和作用的却是“驼”。蒙古式象棋,既不同于“国际象棋”,也不同于“中国式象棋”,但又有些相似之处。棋子有王、后、车、马、驼、兵六种,双方各十六枚,共三十二枚。它的棋盘和棋子的形式大体与国际象棋相同;而某些棋子的着法,如车横直通行无阻、马走“日”字、卒子只许进不许退等等,又类似“中国象棋”。所以有点“中西合壁”,但又有独到之处。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王”、“驼”斜行不论远近、以及有“大胜”“小胜”等等规定。
由于蒙古式象棋介于中国式象棋和国际象棋之间,所以蒙古式象棋运动员对这两种象棋的学习和领会,也就格外快。蒙族运动员达布哈就是在蒙古式象棋基础上学会了国际象棋的,1959年他还获得了全区国际象棋冠军,在全国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蒙古式象棋虽然在蒙族人民中间流传已久,但解放前却被埋没;近几年来,我国一些象棋专家们已着手加以挖掘、整理,目前已经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棋坛上又培植了一株艳丽蓓蕾。(附图片)
“一马三箭”表演             高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