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放木工人的革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6
第3版()
专栏:

放木工人的革新
武江是广东省放运木材的重要河流之一,每年有几万立方米木材经过它流送到韶关、广州等地。在武江放运木材的乐昌县木材运输队的职工,不断革新技术,提高了放运效率。下面是其中的几件革新事迹。
防洪壁
凶猛的洪水,追逐着一根根的木材直泻下来,木材流到九峰坑的一座桥边,一碰桥下面的防洪壁,就一滑而过,不再受到障碍。
像这样的防洪壁,在九峰坑一带有三十多个。
武江的洪水期是相当长的,一年中大约有五、六个月。过去,遇到洪水,就不敢
“赶羊”(放运木材的一种方式,即利用水力将大批零散木材顺流冲下,和赶羊群相似)。因为木材碰到障碍物如桥、礁石、沙洲等,容易卡住,聚集的多了,就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把它们拆开;有时还有把桥冲垮的危险。
曾经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孔北海,经过观察,发现有些石山像墙壁一样,流送下来的木材一碰就滑过去了,并不聚集。于是,他就和工人研究用木排做成像墙壁一样的平面,遮住障碍物,使木材在流放中顺利通过。
这一革新,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引水浮标
在沿江一些转弯、漩涡和深潭慢水的地方,可以看见一行行用木材连成的浮标,指引着水路。赶羊时,木材流到这里,就一根随着一根沿浮标流下,恰似羊群入圈一样,秩序井然。
浮标是调度员王亚贵创造的。以前,赶羊到转弯、漩涡和深潭慢水的地方,木材往往停留不动,非得有人架小艇或木排去撑开它们。木材一根一根接踵而来,撑不胜撑。有一次,王亚贵看见一堆在水面集结的木材,外围刚好排成一条线,这时上游下来的木材,碰在外面那一线木材上就滑了下去。从这里,他得到启发,就和工人们把木材接起来,做成浮标,固定在水面上。木材流到这些地方,就像得到指引一样,乖乖地顺流而下。
扎排“沙洲”
过去,武江放木工人都是站在河中绑扎木排的,即使冬天,也要冒寒下水。自从“三八”分队的领导人骆乙胜制造出扎排“沙洲”以后,工人们就可以穿着长筒胶靴站在“沙洲”上绑扎木排了。
这种扎排“沙洲”,本身就是一种多层木排,它的底层沉在水中,上层浮在水面,工人把它叫作“水上沙洲”。站在它的上面,可以同时绑扎四米长的木排六个到八个,工作效率比过去提高一倍多。而且要在哪里扎排,就可以把它拉到哪里,很方便。(附图片)
木材流向农业第一线
新华社记者 陈秉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