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让抽水机发挥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7
第1版()
专栏:

让抽水机发挥威力
引水上山
4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山东省海阳县泉水头公社牛根树生产队的社员们忙碌了一天,正准备休息。忽然,三个人推拉着一辆小车翻过村前的山岗,吱吱格格地进了村。走近来一看,原来是公社商店的张经理、技术员小于和县商业局的技术员王新华。他们送来了抗旱浇麦急需的物资——抽水机上用的胶管。第二天清早,这根二百多斤重的胶管就安装在抽水机的水泵上,机器一发动,大股的水直往外喷,顺着渠道流进了麦田。
许多社员都在兴奋地议论着商店又为他们做了一件好事,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纪德诰却站在一旁,望着山头上的那片麦田在沉思。王新华看出支部书记有心事,就揩揩手上的油渍,跑了过去:“纪书记,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着做吗?”纪德诰用手指着对面山头重重叠叠的麦田说:“附近的这些麦田可以靠这部机器和队里的几架水车浇上水了,但是山腰上的那些麦田,怎样能够浇上水呢?”
王新华一听,也跟着思量起来。他跑去和小于商量。两人琢磨了半天,终于想出办法:把水车管子一节一节接起来,让水爬上山去。社员们马上把村里的七十多节水车管子找了来,公社商店也派人送来了二十节。这样,一条直通山腰的长达一百二十米的长龙管道就装起来了。
机器一开动,只听见管子里哗哗直响,一会儿,水从半山腰上冒出来了。
湖水进秧田
云南澄江县农业机械厂青年工人、共产党员李文荣和粮油加工厂工人刘国民,下乡检修排灌机械回厂,路过松元生产大队大弯生产队,看见大片的秧田还没有撒秧,有些纳闷。李文荣见生产队长杨林扛着锄头迎面走来,便关切地问道:“老杨,你们的男劳动力做什么去了?”杨林见是老朋友,顺口就说:“真叫人发愁,抽水机抽不上水来,我们组织了六架水车,男劳动力到海边车水泡秧田去了。”“老杨,我们到抽水站看看去。”他们踏着田间小道向抽水站走去。
到了抽水站,李文荣仔细地检查了机器,发现机器没有损坏,而是进水管高出水面半米,不能把水抽上来。他提出了把机座降低一米的建议。
当天,他和两名社员就把降低机座的工作完成了。第二天清晨,李文荣开动电门,引擎发出隆隆的响声,出水管飞溅出水花,抚仙湖的湖水顺着水沟淌进秧田里。李文荣对旁边的一个社员说:“请你回去告诉队长,抽水不成问题了,要泡的秧田两天就可以泡完,快组织人力泡谷种吧!”
假日下乡
4月15日,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飞奔在福峡公路上。他俩是福建省福州机械仪表厂的陈书记和技工刘杭官。
这天是工厂的公休日。早上七点钟,厂里的电话铃响了,听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我们是仓山人民公社首山生产队。我们的抽水机坏了,想请你们帮助修理一下……”值班员老林毫不犹豫地回答:“请放心,我们马上去人。”
不一会,老林找到了工厂的陈书记。陈书记二话没说,脱了外衣,骑着自行车朝太平巷去了。他找到了厂里的技工刘杭官。刘杭官拿起工具,就随陈书记出发了。
首山生产队的社员看到机械仪表厂来了人,赶忙在前头引路,出村不远就到了抽水机棚下。刘杭官听了社员介绍柴油机的失灵情况,再听听机器的响声,不到五分钟,便断定毛病是活塞积水。他们两人和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当场就干开了。经过四小时的努力,柴油机又隆隆地响动起来,一道道白练似的水柱,源源射进秧田。
连夜找零件
夜九点多,河北正定县曲阳桥商店农具门市部已经结束了一天的营业。营业员李孟山还在聚精会神地翻阅着生产资料供应档案,看看哪个生产队需要什么农具,好按时给送去。忽然来了电话,原来是安仁骨生产队的抽水机手打来的。他们正在突击浇麦的紧急关头,机器上的四寸底阀破裂了,需要马上换个新的。
李孟山放下听筒,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进仓库,点起煤油灯,在密密层层的机器零件中找来找去。可是,找遍了也找不到四寸的底阀。他骑上自行车就往别的门市部和仓库去寻找。一连跑了四个单位,终于找到了这种零件。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孟山就将机器底阀送到了安仁骨生产队。
 (新华社)(附图片)
田头新声(木刻) 张家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