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旧营的变迁——一个生产队由穷变富的经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7
第3版()
专栏:云南通讯

旧营的变迁
——一个生产队由穷变富的经历
本报记者 张廷干 贺世熙
在云南高原的麦收时节,我们来到寻甸县河口人民公社营合大队旧营生产队。一下汽车,就被这里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吸引住了。从山坡到平地,金黄色的麦田连绵成片,小麦长得秆高穗大,齐齐整整。走进村子,打谷场响着有节奏的打麦声,社员们正在把晒干、扬净了的大麦、豌豆和油菜籽运进粮仓。经过试收预分,队干部和社员们对于今年能够得到多少超产奖励粮心里都有了底,个个喜形于色。
看了这种情形,有谁会想到仅仅在两年多以前,这个生产队生活上还是比较困难的呢?
一场争论
乍看起来,旧营的自然条件不算很坏:村庄背后是一座大山,前面有一片小小的平地,气温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这里历来受着干旱的威胁。每年过了春节,便连吃水也渐渐困难起来。土地又是沙底子,保不住水,庄稼很难生长。因此,旧营人过去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合作化以后,旧营的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粮食仍不能自给自足。1958年,旧营遇到严重的干旱,大半年没下一场透雨,粮食收得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一部分人主张离开这块穷地皮,搬出去另谋生路。但是,队里的大部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干部和贫农、下中农积极分子却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们说:“旧营的自然条件再坏,总还有对生产有利的一面,只要全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旧营的穷困面貌一定能够改变。我们莫要像水上的浮萍草,要想过好日子,就要靠自己的劳动。”经过几次激烈的争论,人们的认识还是不能统一,有十户人家陆续搬到别处去了;剩下的七十多户,还在继续争论。
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公社拿出一批粮食,借给了这个队。公社党委的负责干部也来到这个队,和社员们同吃同劳动,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改变面貌。这件事,鼓舞了全队的社员。在公社党委书记丘金明等同志的启发和帮助下,这个队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们,遍访全村的老农,寻找粮食增产的办法。同时在群众中广泛进行了宣传,使原先打算搬家的一些社员安定下来,决心和大家共同改造穷困的旧营。打铁人要筋骨硬
“打铁要靠自身的筋骨硬”。旧营的共产党员们在困难面前常常好说这样一句话。生产队长、共产党员吕实明,穿着蓑衣草鞋,冒着风雪,到几十里、百多里以外去背籽种,脚上冻开了长长的血口子还是坚持干到底。为了多积肥料多增产,一批党、团员和干部,顶着大风雪,坚持在山上积肥,连春节也不肯下山。
党员、干部肯带头,社员也就不肯落后。这年冬天,旧营的人们干得十分有劲,连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也说:“看看全队这么齐心,连我也相信旧营有了出头之日。”果然,第二年夏天,旧营获得了历史上第一次夏季丰收,小麦平均亩产三百多斤,全队收的夏粮足够半年吃。
群策群力发展生产
夏季丰收了,争取秋季丰收就成为这个队能不能初步翻身的关键。
为了保证大春增产,队委会连续召开几次社员大会,发动群众总结当地生产经验。九十多岁的潘建培是全队生产经验最丰富的老农,他年老不便走动,生产队便把社员大会,搬到他门前去开,请他发言。依据本地增产经验,他们制订了大春生产计划。这年春耕,四百多亩包谷地不仅打破惯例普遍施了底肥,而且播种时又盖上一层肥料,播种期也比较适时。全队还在春耕以前,突击开垦了大片荒地;从2月到11月,先后种上了洋芋、荞子、燕麦和高粱,差不多每月都有一次收获。这一年,复种总面积由七百多亩增加到一千一百多亩。四百多亩包谷由于勤管理,多施肥,平均亩产三百斤以上。这样,他们便在一年之内,由缺粮队跃进为余粮队。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1960年,旧营就像一只刚刚会飞的小鸟,遇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开春,下了重霜,全队小春作物损失过半。跟着,连续受到严重的干旱、虫灾和洪涝。这些灾害的严重程度,连五、六十岁的老人都说是很少见的。但是,旧营的人们并没有被它吓倒,队委会和党小组发动群众,寻找到了战胜灾害的办法。
干旱缺水,他们把水稻面积缩小到六十多亩;天干种不下包谷,就抓紧机会积肥和做好一切播种的准备工作,一到下雨,全队几天就突击种完包谷。
干旱过去,却又来了虫灾。有的包谷苗被吃光了,有的严重缺苗。他们提出了“拔掉铜钉补铁钉,损失一亩种一亩”的口号,被虫吃光了的,马上补种杂粮,严重缺苗的,间种上荞子、瓜豆或蔬菜。他们还在田边地角,甚至连山上的石头缝里,都种上了瓜豆。
在霜、旱、虫灾之后,接着又是二十多天的连绵阴雨,长到一人多高的包谷,受到涝灾的威胁。一些党员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不论在狂风暴雨的白天,还是雷电交加的夜晚,总是坚持在田边侦察灾情,发现积水,马上开沟排涝。这时,一部分社员产生听天由命思想,认为阴雨天包谷加工也没用了。为了打破群众的思想顾虑,干部去向老农求计。老农潘堰恩告诉他们一个故事:有一年,旧营受了涝灾,有一家的二亩多包谷,雨前、雨天和雨后各锄了一部分,结果,雨前锄的产量最高;雨天锄的,多生了一层鸡爪根,收成较好;雨后锄的,根本没有收成。队委会把这个事实向群众讲了,发动大家冒雨给包谷壅了一次根;天刚放晴,就马上追一次肥。这样,四百多亩包谷仍有相当的收成。
旧营人就是用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基本上战胜了连续四次重灾。粮食总产量虽然低一些,但是仍完成了国家统购任务,留足了口粮和籽种。
今年,小春作物获得增产之后,旧营又成为一个“有储备”的生产队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