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在风号浪吼的渤海湾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19
第3版()
专栏:河北通讯

在风号浪吼的渤海湾里
林祥久 徐杰鹏 绿荫
4月5日晨,大风突然袭击了渤海湾。最强风力达到十级。大海上,风号浪吼。
4月,正是渔业生产的黄金季节。海面上白帆点点,马达轰鸣,渔民们在追捕鱼群。当时正在海面的大小四百多条渔船、三千多名渔业社员,受到了突然的狂风袭击。
人心向着海上
大风的讯息很快传开来。
塘沽区副区长李振藩立即用电讯和海上联系。一个生产队的队长向他报告:海上风势很大,有狂浪,两只较小的机帆船情况紧急。本区和黄骅县的四百多只船已分散避风,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当李振藩拿起电话向天津市渔汛指挥部汇报了情况以后,市渔汛指挥部就紧接着通知港务监督协助抢救海上渔船,同时给山东、辽宁有关部门拍去电报,请协助救护渔船。中央水产部从北京拍来了加急电报,通知大风还要持续几天,要求加紧抢救渔民。
到6日清晨,出海的渔船有一半已经找到了。只有属于黄骅县的一百九十九只和塘沽公社的一只渔船,尚无下落。河北省渔汛指挥部向省委和水产部汇报了这一情况,并请求河北省军区司令部协助寻找。军区司令部负责人立即与空军司令部联系,请求派飞机支援;并且命令军区司令部每隔一小时报告一次情况。
这时候,无论从塘沽到天津,从天津到北京,只要拿起长途电话机,说一声“渔船问题”,电话立即接通。原来长途台的话务员们为“渔船问题”临时准备了“专线”。
四面八方的人们心都向着海上,向着在风浪中搏斗的渔民弟兄!
出海抢救
在这个时候,天津市渔汛指挥部通知海洋捕捞公司立即派轮船出海抢救。事情不巧,这个公司的轮船都没有在港,港口虽有一只新造的轮船,但是尚未安装通讯设备,也没有上油。
“同志们注意啦!现在有紧急任务,希望大家赶快到饭厅来集合!赶快!”捕捞公司的广播员在扩音器里用激动的声音召唤已经下了班的职工们。几分钟以后,听到广播的人都赶来了。公司的负责同志对大家说:“我们新建的轮船要出海抢救渔船,现在要给轮船上油,时间越快越好!早一分钟上完,轮船就可以早一分钟出海,渔船就可以早一分钟脱险!”
“干!”大家立即动手上油和安装通讯设备。
当人们带着欣慰的笑容望着新轮船向海面驶去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点了。
向狂风巨浪搏斗
在惊涛骇浪中,组织起来的渔业社员,正怀着必胜的信心,凭着自己多年来在海上生活的经验,机智顽强地与狂风巨浪进行搏斗。
在狂风袭来的时候,各个渔船队都根据本身的抗风能力,有步骤地采取了避风措施。塘沽人民公社的大型渔船,立即原地下锚;有些小型渔船经过和风浪的斗争,进入了避风港;这个公社红星四队张宝普驾驶的机帆船,这天被大风吹离了船队,但是他把紧舵轮,随风漂流,他想,反正不离开祖国的海岸,到哪都是家……。
塘沽公社卫星生产队有一只担负向陆地运输白虾的名叫“小白牛”的机帆船,当风头吹到海面,他们正载着一万多斤白虾向河口急驶。当时,船上只有两位有经验的老渔民,其余五个人都是刚刚上船的新手。船只在海浪中经过猛烈的颠簸,这些新手都先后晕倒了。这时候,老驾掌(相当轮船上的船长)、共产党员王文才和开机器的大车陈云芳两个人,一个在驾驶台把舵,一个在舱里开车。随着巨浪冲击,小机帆船一会儿被浪涛卷盖起来,转眼又窜到了二丈多高的浪尖上。“小白牛”在这位老驾掌的操纵下,顶住了风浪,坚持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战胜了风浪,撒下了六十米的锚绳,把船锚抛入了海底。就在这个时候,海面的远处出现了缕缕白烟,抢救渔船的轮船来了!
从空中到陆上
当海上的渔船向风浪英勇搏斗的时候,海面上出现了一架大型飞机。
飞机按照预定的航线,在七百米的高度,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的各个河口、渔场往返侦察。飞机上的人们俯身窗口,目不转睛地盯住海面,一只一只地记录发现的渔船。他们数啊,数啊……一直数到了一百五十五只,这时,飞机已经飞行了二小时五十九分,巡回二千一百华里的路程。所有的渔场都搜寻到了,还有一部分渔船没有下落。但是,通过飞机侦察,发现在山东羊角沟渔场和唐家河湾一带,集聚渔船很多,一时分不清哪些是黄骅的渔船。飞机迅速通知了陆上领导机关。
渤海海面狂风巨浪时大时小,始终没有平息。按照这样的天气,抗风能力较小的轮船就不出海了。但是,在这时候,没有人考虑这些了。轮船上的职工们不顾自身的安危,顽强地冒着风浪去寻找渔民兄弟。从4月5日到7日,天津港务局的“津港明”、“轮九号”和马力较大的“津救”号就一直在海面上奔波。
抗风能力较小的“津港明”轮船,遭到了海浪的袭击。船头上的“锚眼”被海浪冲开了,顿时,海水咆哮着涌进来。船长陈贵廷和两位徒工,乘着两个巨浪之间的空隙,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把锚眼堵好了。这些轮船就这样与风浪搏斗着,坚持抢救工作。“津救”号发现塘沽公社卫星大队有七条渔船在网地下锚,这时天已傍晚,由于风浪过大,渔船不能起锚。“津救”号老船长萧金有立即请求港务监督批准,把轮船开到渔船的下风头抛锚过夜看守。渔民们看到这艘大救生船守在自己身边,心里感到无限温暖。渔船上的生产队长赵富城,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不住地打着手势,代表着渔民感谢党的关心。
经过各方面分头寻找,到4月7日黄骅县的一百九十九条船就全部找齐了。不久,一直下落不明的塘沽公社红星四队的一只船,也在人们的焦急等待中驶回来了。原来,这只船顺风漂到岐口,就在那里打了四百多斤鱼,看风小了,他们才驶回港口。
(原载天津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朱廷训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