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郭玉恩的工作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20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
——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郭玉恩的工作作风
永和 超骏 鱼泼 克勤 建忠
有一个时期郭玉恩同志因病住了医院。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总在考虑公社的事情。
在医院两个多月,他根据平时在社里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了三十八个具体问题:什么养猪的奖惩制度呀,如何提高工分值呀,生产队繁殖的牲畜该如何分成呀,零星树木该归谁管理呀,有些人不愿当生产队长怎么办呀,赔产队如何奖励先进社员呀,等等。这些问题他都经过反复考虑,把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前后给公社的干部写了十七封信。
郭玉恩同志就是这样,经常注意了解和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他常说:“房子是一砖一砖垒起来的,工作是一件一件做好的。基层干部成天和群众打交道,和具体问题打交道,就越要注意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问题要及时正确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了解情况。郭玉恩同志接触的人很广泛,有积极分子,也有思想落后的,有贫农下中农,也有富裕中农。他常说:“一件事情,各种人有各种人的不同看法,只有更多地了解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处理得恰当。”今年2月,他从长治医院回到社里,在川底大队发现社员投资的肥料比过去少了。他就到社员中调查,原来是肥料的收购价格定得过低。为什么收购肥料的价格降低了呢?查来追去,是会计只算小账不算大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压低的。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提到队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作了合理的调整。仅半个月的时间,全大队就收集到五万多担肥料。
郭玉恩同志注意帮助队干部一个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绝不是不分轻重、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他从了解到的一个一个问题中,及时抓住那些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问题,加以彻底的解决。今年春天,他在川底大队和社员们一块整修土地。休息的时候,社员郭亭鱼和他闲扯,说有些活没有定额,很难实现多劳多得。郭亭鱼为难地说:“一伙人在一块儿干活,你说评分吧,咱又不好意思,不评吧又会吃亏。”晚上,林业队技术员郭怀群也找他说:“人家都有定额,林业队就不能有个定额吗?”这使郭玉恩想到,要很好贯彻多劳多得的政策,光是大件活有定额还不行,凡是能计件的活,应该尽可能的制订出定额。于是,他便和大队干部深入到第一生产队,和社员们商量,实际试验,根据技术高低,难易程度,出力大小等情况,把大队能够计算出来的一百六十二种活,都订出了计酬标准。有了定额,便于评工记分,社员劳动更积极了。林业队过去栽树不管栽多少,都记一样的分,结果是误工多,成活的少。今年分等规定了不同的工分,并建立了责任制,因此,今年栽的四千多株树,基本上做到了保栽保活。
有人说:玉恩脑筋灵活,遇事有办法,要是把这许多问题给了别人,愁也愁煞呀!郭玉恩同志很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我有什么办法!办法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我只不过是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了反映。要是离开群众,离开了党的政策,就像鱼离开水一样,一件事情也办不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