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8阅读
  • 0回复

扇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21
第6版()
专栏:美术杂谈

扇画
王树村
立夏之后,人们就要把扇子拾起来了。扇子是夏日常用之物,拂暑挥尘,障面遮日,除实用之外,扇面上的名家书画,扇骨上的良工雕花,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扇子起源于何时?从字义训诂来看,扇字从羽,又晋崔豹的《古今注》谓:“羽扇起自殷高宗”。知最早的扇子是用羽毛制的,且起自上古时代。不过那时的羽扇都是帝王外出时,由侍者擎持,以蔽风日,非同今日手摇者。后来有了手摇的羽扇,统治者又把这种手擎的羽扇,改作扇翣仪仗用了。
纨扇(俗称团扇),约晚于羽扇,西汉时已盛行。至于折叠扇或叫折扇,古称“聚头扇”,南齐时已有。
扇面施以字画自娱,据画史所载,汉末三国时已有。那时扇上作画不止昆虫走兽这类题材,也有肖像人物山水。足见六朝时施画于扇之风,已极盛行,且题材更是多样。但这些都指纨扇而言。
折扇既晚出于纨扇,宋以前折扇画画之风尚无所闻。宋时始开其渐。到了元朝以后,折扇才普遍地应用起来。元明两代名家所画折扇遗留下来最多。乾隆八年(1743)弘历(高宗)命画家张若霭将宫内所藏的元明两代折扇两筐三百把,编目列序,题作《烟云宝笈》。1931年又重编影印出来。到了清朝,折扇最为盛行,不但形式大小变化多样,而题材内容也是尽其所有。
以上所谈,无论是纨扇或折扇,看来都是属于士大夫阶级用来轻拂自娱的雅扇,其中书画也多出自名人手笔自不待说。至于民间画扇虽有佳制,但向无专籍载录,因此,好多良工名作,却湮没无闻。据己所知,如“潮州扇”,出自广东,扇页上多画列国或仕女等历史故事,轻莹精致,故事生动。“川扇”是以黑纸为扇面,扇面粉画花鸟人物,绚丽美观,穠细雅致。“苏州扇”扇面所画内容,以西湖十景为多,如“柳浪闻莺”“断桥残雪”等,俗称“苏州片”。“丰润画扇”画工都是丰润县南老庄子一带农民。内容多是戏出人物和花鸟。“北京画扇”,以清末画师丁子敬(画丁)最著名。有“十字坡”“三义绝交”“连环套”“小上坆”。工架优美,饶富京剧艺术之兴味。“杨柳青画扇”民间画扇以杨柳青精丽第一,并且妇孺皆知,曾见乾隆以来粉本五十余件,内容都是小说故事中最繁盛的场面。
民间除了画工画扇外,更有木刻印制者,广为普及应用。像安徽的临泉、宿县,山东潍县,天津杨柳青以及湖南、四川等年画产地,都兼印扇面供销各省。四川多是牡丹大公鸡之类题材,山东也以花卉为主,杨柳青着重人物,安徽是花卉图案,人物鸟兽最为齐全,且富有安徽省传统版画韵味。(附图片)
郭沫若题诗
 吴镜汀 作画
选自“北京第四届书画扇展”中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