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在城市公社抚育下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23
第3版()
专栏:山东通讯

在城市公社抚育下成长
新华社记者 艾蕴
随着城市人民公社的诞生,青岛市大批家庭妇女走上了生产和工作岗位。现在,她们在城市公社的抚育下正逐渐成长起来,有的人当了厂长,有的成了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先进生产者,还有许多人成了受社员信托的炊事员和保育员。下面记述的,是几个普通妇女在城市人民公社抚育下成长的情形。
从家庭妇女到厂长
一个浓雾迷茫的早晨,天下着小雨。台西人民公社郓城北路筐篓加工厂厂长、四十多岁的张秀云,披着一件旧棉衣冒雨来到海边。海水里泡着一捆一捆的棉柳条和黄荆条。泡料组组长邵瑞廷一见张厂长来了,连忙笑盈盈地迎上去,同她一起检查了泡条子的质量和数量,一边商量怎样加快泡料、出料,迎接新的任务。泡料是筐篓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张秀云对工厂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小部分的工作,都时时放在心上。
张秀云是在两年多以前,和几个邻居姐妹一同走出家庭的。她们起先在街道工厂里糊纸袋子,不久又分出来编筐篓,由四、五个人的编筐小组发展到七十六人的加工厂。她是那样热爱自己的事业,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别看俺这些大筐筐,对国家可有用场咧!这里靠海,大批渔船靠岸后,要用它装鱼;蔬菜公司要它装菜;出口公司也要各式各样的包装筐、鼓筐和水果筐;还有附近工厂、商店、运输站,也要我们编制抬筐、扁筐和煤球筐。去年一年我们生产了近两万多只筐。现在是捕鱼旺季,活儿更多……。”
张秀云领导的这个筐篓加工厂,并不只是编筐、编篓,女工们还经常根据需要外出服务。去年夏天,大港码头来了四只渔轮,满仓的鱼必须要在很短时间内卸下来,码头上人手少,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正在焦急的时候,张秀云带领三十多个姐妹闻讯赶来,她们抬的抬,背的背,很快就卸完了六万多斤鲜鱼,使渔轮按时返航。去年10月间,食品出口公司和冷藏库急需一批包装箱,一时找不到那么多木工,就和张秀云商量。张秀云想:只要国家需要的,我们就干。她马上抽出十五个人,风雨无阻地干了一个冬季,加工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勤学苦练成巧匠
杨淑芝初到台东人民公社太平镇五金厂钳工车间时,一些有保守思想的人议论说:“干这活,女人不顶用!”杨淑芝听了这话不服气,她暗下决心:在干活上一定要好好学习。
可是,老师傅开始只让她学习打门环儿、门鼻子最简单的小零件,把打鱼钩等精细活只交给男徒工。杨淑芝就在师傅教别人时,在一旁用心听、留神看:怎样掌钳,怎样烧料,怎样锻打。别人下班了,她还留在车间里找块废料练习,回到家里也拿着废铁丝在琢磨。就这样,她终于学会了打鱼钩的技术。由于她胆大、心细、手又巧,打出的鱼钩质量好,合格率高。比她早学的男徒工一天打三百多个,她能够打五百多个。不久,厂里接受打菜刀的任务,她又自报奋勇要求学习。在学会了技术以后,她还大胆创造和革新,使产量提高了一倍,产品质量比过去更好。这时,原先歧视妇女的人也心悦诚服地向她学习了。但她并不自满,又开始学习新的技术。就这样,杨淑芝逐渐成了一个能够掌握全面锻打技术的熟练工人,当上钳工组的组长。
杨淑芝进厂以后就报名参加夜校学习文化。她每天晚上风雨无阻地去上课,回家后还把当天的功课重温一遍。生字记不住,她就在旁边画个记号,有时为一个笔划多的字要练几十遍。现在,杨淑芝已经快读完夜小六年级的课程了。
一心一意为大家
在台西人民公社,很多社员把自己上学孩子的伙食交托给炊事员刘淑梅代管。她们觉得刘妈妈是最贴心的人。刘妈妈每天总是天不明就准备好早点,不让孩子们空着肚子去上学。孩子们放学回来,她总要让孩子洗洗手,先喝口水再吃饭。有时,天已很晚,早已过了下班的时间,那怕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回来,她也像慈母一样守在食堂里,把留的饭热了一遍又一遍。
刘淑梅非常关怀社员们的饮食。她为老年人做些容易嚼的饭菜;给胃口不大好的人拌点辣椒粉,调点香菜,使老老少少都吃得很高兴,她才放心。有一天,中午饭开过了,可是保育员孙福全还没有到食堂来。一打听,才知道福全生病了,她马上把自己留着没舍得吃的鸡蛋拿出来,做了一碗鸡蛋面,给福全端了去。
刘淑梅一心一意为公社大家庭操劳着,还经常以她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新来的炊事员。两年多来,她一直保持了“模范炊事员”的光荣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