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千年古曲得知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24
第4版()
专栏:北京通讯

千年古曲得知音
本报记者 孙世恺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记者访问了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正遇上许多古琴家和古琴爱好者聚会在一起,弹奏琴曲。当白发苍苍的溥雪斋老先生刚刚弹奏完古曲《鸥鹭忘机》,古琴家吴景略又在悠扬的箫声伴奏下,弹起改编的新琴曲《新疆好》。琴音时而转强,慷慨激昂;时而转弱,幽扬婉转,琴曲是那样紧紧扣住人们的心弦。
这时,使我想起在一次音乐会上,欣赏古琴家管平湖独奏的古曲《流水》的情景:琴音刚落,从听众席上爆发出骤雨般的掌声。这支古曲据说是二千二百年前的大音乐家伯牙所作。伯牙在汉阳江上弹奏这支古曲的时候,被钟子期从琴声中识出伯牙意在“高山流水”,二人从此结为“知音”。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汉景帝时,卓文君也是听到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弹奏的《凤求凰》一曲,两人才结成姻缘。现在,这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琴音又弹奏出来了,多么令人兴奋。
就在那次音乐会演奏以后,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的负责人查阜西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古琴家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指导和帮助下,继承和发扬古琴艺术的成就。这些年来,北京的古琴家经常集会来弹奏,把不少荒疏了的古曲重新练熟了。一些绝响数百年的古曲恢复了青春。古琴家管平湖等人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发掘弹奏出绝响了数百年的我国古琴曲《广陵散》和《幽兰》,并在北京的音乐演奏会上多次演出。古人赞扬《广陵散》是“曲之师长”。曲中描写战国时聂政刺死韩王的故事。全部曲长四十五段,曲体结构庞大,旋律十分丰富,技巧也比较复杂,曲调激昂慷慨,非常动人。元代著名的《广陵散》弹奏家、诗人耶律楚材写过一首五十韵的长诗专门描写这支曲子,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琼珠落玉器,雹坠渔人笠。别鹤唳苍松,哀猿啼怪柏。数声如怨诉,寒泉古涧涩。……”即使没有亲耳听到古曲的人,从这些描写中也可看出《广陵散》是一支多么令人神往的曲子了。
管平湖先生很早就想弹奏这支古曲,过去由于缺乏研究条件,也无资料,一直没有成功。八年前他到中国音乐研究所工作后,就着手研究这支古曲。这支古曲是用早期的减字谱式记下来的,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它只标明左右两手弹琴的位置和动作,既没有音节,也无拍子。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弹琴技术和艺术修养,才能逐渐摸索出接近原来的调子。有的一个文字符号包括一连串的动作。管平湖为了弄懂古谱的指法,刻苦钻研,根据曲子的逻辑结构和主题意义,进一步弄通指法。他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整理,终于把《广陵散》全部弹奏出来了。近年来,管平湖和查阜西又分别从古谱中弹奏出久已绝响的古曲《大胡笳》、《离骚》和宋代词人姜夔的《古怨》等。还有一个热爱古琴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利用半年多的业余时间挖掘出表现昭君出塞的古曲《龙朔采》。
古琴曲流传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又几经盛衰,因此重新发掘它、整理它确实是件相当艰巨的工作。古琴家查阜西先生曾率领中国音乐家协会等组织的采访小组,到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搜集采访古琴资料。在各地访问了一百多位古琴家和古琴爱好者,先后把二百三十多个古琴曲录了音,还发现了六个古谱的集子。成都的一位近七十岁的古琴家见到他们去访问,兴奋地弹奏出自己所会的全部古琴曲。在浙江宁波,把“天一阁”几百年不曾下过楼的明代藏书借出来,从中发现一部《浙音释字琴谱》,这部书里的全部琴曲都配有歌词,证明明代初年就已经有了带歌词的琴曲。这些年来,中国音乐研究所花费很大的力量摄印复本和搜集有关古琴的书和谱,除了百年以内见于著录的六十七种印本和较完整的稿本以外,还意外发现七十多种古琴书谱。这些文献提供了自汉代传下来的三千三百多个曲谱,以及南北朝以来一千一百多种琴谱指法的解释。这些可贵的资料现已初步整理出来,分别编成《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和《指法辑览》等书,可称古琴曲的《辞典》。近两年,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又编出《琴曲集成》和《琴人传》等书。现正开始影印出版的《琴曲集成》一书中,收集有一千多年来流传下来的曲谱。古琴研究工作者还用五线谱记下近百个古琴曲,更便于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进行研究和弹奏了。
古琴,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得到了滋润,开出了鲜花。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西安、成都和沈阳等地的音乐或艺术学校里,现在已经开设了古琴课。(附图片)
图为古琴家在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排练多数古琴和多种民族乐器的齐奏 本报记者 孙世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