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麻塘大队因地制宜管早稻 按不同土质地势作物品种采取控制、促进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27
第2版()
专栏:

麻塘大队因地制宜管早稻
按不同土质地势作物品种采取控制、促进措施
本报南昌26日电 江西吉安县万福公社麻塘大队各生产队,根据“八字宪法”精神,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精管早稻。
这个大队八个生产队中,有两个队地处山区,水源足,肥源好,但土质、地力差,早稻前期生长慢;四个丘陵队,土、肥、水等条件好坏不一,禾苗生长不平衡;两个平原队,肥料充足,土地肥沃,禾苗转青发蔸快,但易旱易涝,产量不够稳定。大队根据各生产队不同的自然条件,领导各队因地因苗制宜地加强早稻田间管理,力争各类地区的早稻平衡生长。
为了管好早稻,各生产队认真地总结了往年管好早稻的经验教训,因地、因苗采取了积极促进与适当控制相结合的办法,使早稻正常发育生长。地处平原、土质好、肥料足的第三生产队,根据门庄田氮肥较多、禾苗容易疯长的特点,在追肥中减少了氮肥,增加了含钾的草木灰等肥料,适当控制了叶片徒长,促进了茎秆粗壮;另有二十多亩瘦田种的秆健的赣农“3425”品种,就追施一些含氮肥较多的牛猪粪、大粪等。这样看田、看苗合理施肥,充分发挥了肥料的效益,促进了门庄田、边远田禾苗均衡生长。
在防治早稻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各生产队也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平原地区的第一生产队,在沿江的田边加高加固了防水堤,新开了两条迂回田间的排水圳,在靠山田里普遍加高了田塍,增加田里的蓄水量后,使沿江田在几场大雨后未成灾,靠山田连续旱了七、八天,禾苗未旱。早稻易受虫害的山区第八生产队,将山边、圳边的杂草全部铲光,既预防了虫害,又沤积了肥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