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先摸情况 后作结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28
第1版()
专栏:社论

先摸情况 后作结论
北京市灰石厂从山上采石场到山下的石灰窑,有一条十几里长的双轨铁路。这是全厂运输矿石的要道。其中有一段不到一百米长的坡度较大的道路,又是铁路的“咽喉”。去年下半年,载着矿石的车辆在轨道上走着走着,到了那里常常“咔嚓”一声就掉道了,严重地妨碍着生产。起先,碎运车间的领导同志,根据以前跟班劳动时一位司机的看法,认定矿车掉道的主要原因是工人的思想麻痹,操作不良。为了证实这个“结论”,车间的两位领导干部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寻找例证。他们看到有的车辆能够顺利通过,有的不能通过,对原来的结论更坚信不疑。根据既定的结论和“例证”,每发生矿车掉道的事故,他们就要工人检查操作。他们还组织工人交流小心操作、防止掉道的经验。可是,现实偏偏和他们的想法相反。有的工人头一天刚刚向别人介绍操作经验,第二天矿车就掉道。这种情况,迫使车间领导同志不得不撇开原来的想法,亲自观察司机的操作,分头召集养路工人、司机一起座谈,弄清真相。原来矿车掉道的主要原因是道叉安的不是地方,轨也接得不好。针对这个原因去掉那一段老出事故的道叉,把弯道改为直道以后,事故才大大减少。一个多月来,一列列矿车都安全地通过了“咽喉”地段。
北京市灰石厂碎运车间解决矿车掉道的过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它告诉我们,一切符合于或者大体符合于客观实际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背着“框框”去搞调查,是不能了解事物真相的。
我们所以要确定对这件事或者那件事进行调查研究,就是因为不了解它们,或者不完全了解它们。也就是说,调查研究,不是为了给已有的结论找例证,而是为了从调查的材料中,经过科学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思想更接近于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改造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比较明显,不需要花多大的时间就可以把握;有的则比较隐蔽,不大容易把握。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得深入下去,进行客观的、反复的调查。要亲自到实际中去看一看究竟,听一听各个方面的意见。既要倾听多数人的意见,又要倾听少数人的意见;既要倾听干部的意见,又要倾听群众的意见;既要倾听老年人的意见,又要倾听青年人的意见;既要听正面的意见,也要听反面的意见。看和听还不够,还得想一想、议一议。想,就是将看到的和听到的材料思考一番,它们的真实性怎么样?还有没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议,就是将听到的、看到的问题,组织有关的干部和群众座谈,即做讨论式的调查,牵藤摘瓜,寻根究底,使矛盾的各个侧面充分暴露出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对所了解的事物,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才可以引出符合于、或者大体符合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找到正确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只了解事物的一面,而不了解另一面,或者仅仅了解事物的现象,甚至只是了解事物的一皮一毛,就急急忙忙地下结论,动手解决问题,没有不碰钉子的。
当然,在对某一事物进行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之前,根据手头粗略的材料对它作出这样那样的看法或设想,也是允许的。因为这种初步的看法或设想,可以给我们提供调查情况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发现问题。但是,一般说来,这些根据只是局部的、粗略的,根据这些材料所形成的这样那样的看法或设想,也往往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此,在调查研究的时候,我们千万别让这些看法或设想遮住眼睛,塞住耳朵,使我们看不见与它们不一致的东西,听不到与它们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必须把已有的结论暂时撇开一边,采取存疑的态度,客观地、深入地到实际生活中发掘更多的材料。不要害怕新的材料推翻原有的看法或设想。如果把根据片面的粗略的材料所作的看法或设想当作不可改变的结论,当作“框框”,那么,在调查研究的时候,就不可能从实际出发,而只能从“框框”出发,合于“框框”的材料就往里塞,否则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调查的出发点错了,作出的结论,就不能符合实际,当然也就不能指导工作了。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里,讲到综合材料的重要的时候,曾经指出,在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的情形下,要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种意见,是随时都可以办到的(见《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2页)。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里,又强调指出: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选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见《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79页)。列宁的这些意见,很值得我们再三思索。为什么呢?因为事物的矛盾就具有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事物矛盾及其各个侧面的现象也是各种各样的。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的个别情况。如果你要坚持自己片面的意见,例证是不难找的。想要反面的材料就有反面的材料,想要正面的材料就有正面的材料。北京市灰石厂碎运车间的领导同志在现场蹲了二十多个小时就找到了“矿车掉道主要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好”的例证。至于在复杂得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中,带着“框框”找寻例证不是更容易吗?然而,结果怎样呢?结果是这种“调查”,非但不能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而且加深了人们的主观主义看法,使人们的认识离开客观实际越来越远。
调查研究应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指导下进行。这跟带着结论去作调查,是不同的,不应把两者混淆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没有为我们准备一套对一切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我们也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当成一条呆板的公式简单地套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只是为研究问题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作调查研究的指南,就是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调查所得材料,分析所接触的各种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就可以不至于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迷失方向,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在这里,占有大量的、系统的(不是残缺不全的)材料,是极端重要的,否则就无从分析,也就无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所以,调查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为指南,非但不排斥人们从实际出发,虚心地、客观地、深入地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且正是需要这样做的。
在决定方针、政策、任务的时候,或者在贯彻方针、政策的时候,对周围的事物不作调查研究,关在屋子里冥思苦索是极端错误的,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必须反对。但是调查研究的方法不对头也是不行的。是先摸情况后作结论,还是先有“框框”后作调查呢?实质上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呢,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造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呢?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对待调查研究的态度。辩证唯物主义者从来是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脱离实际的一切唯心主义的做法的。我们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从根本上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任何一个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想对问题的各个方面了如指掌,把握实质,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真正做到科学分析、实事求是,那么,在调查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放下“框框”,从实际出发,客观地、深入地占有大量的系统的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引出结论。主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带着“框框”去搞调查,去解决问题又怎能把握事物真相、求得问题的正确解决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