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饲养能手 续体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5-30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饲养能手 续体智
阎明志
山西闻喜县绛县镇公社紫家生产大队北岭生产队的社员,常谈起“乌龙马”起死回生的故事。这匹马原是北岭生产队的邻居——陈村生产队的一匹好马,因为长期害病,瘦弱不堪。在1959年4月的一天,陈村生产队把这匹马卖给了城里的一个食堂。
北岭生产队的老饲养员续体智得知这事,他想这马的口齿并不太老,根据他的经验,好好下些功夫,能把它救过来。于是,他和队干部商量后,找上食堂的管理人员,好说歹说,把马买了回来。社员见他牵回这匹快死的马,有人说他是自找麻烦。续体智没有管这些,他从队里领了十几斤小米,又寻了些小萝卜,合在一起熬汤,一天喂上五、六次。还找些单方土药,给马治病。经过他这样精心护养,马一天天好起来,居然恢复了元气。去年11月,还生了一个骡驹。
饲养员续体智因为常常能把许多人认为无计可施的病弱老畜喂养复壮,把多年不下崽的母畜抚弄得生驹下犊,社员们都称赞他是“牲口神仙”。他从1955年在农业社担任饲养员,到现在已经饲养繁殖了十六头幼畜,其中有一头骡子、五头驴、十头牛。
续体智尽心竭力养牲口,是因为他有一颗热爱新社会、热爱集体的心。续体智生在贫农家庭,几岁就跟着父母逃荒、讨饭,幼年就丧失了双亲成了孤儿,十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共产党来了,才把他从苦难中解放出来。吃尽苦头的人更懂得甜。他处处感到新社会的温暖,干什么都热情积极。1955年紫家村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这个穷山村只有八头小山牛,叫谁喂养这山区的“拖拉机”呢?续体智自报奋勇担负这个担子。从此,他搬上铺盖睡进了饲养房,决心把自己所有的能耐都使出来,把社里的牲畜喂好。
续体智听有些喂牲口的老行家说:露水草给瘦牛吃了肯上膘。他就每天早起把牛牵到露水多的草地上去放牧。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他早晚两次为牲口烤火取暖;炎热的夏天,他天天赶着牲口到小溪里去洗澡,并且一天几次地打开牛栏的窗子,流通空气。在饲养房,他一刻也闲不住,放下扁担拿扫帚,什么时候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对牲口,他就像妈妈照顾婴儿一样地耐心细致。
他摸透了每头牲口的习性和爱好,给他们一一都起了名字。例如有一头叫“小馋嘴”的黄牛,性情乖巧,好吃爱舔、舌苔常肯浮肿。续体智就时常扳开它的嘴检查舌苔,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老口的“大姑娘”消化不良,常拉稀,他除了给它吃些精料、软草外,还把高粱炒成花子、煮成稀汤让它喝。
在饲养方面,他坚决反对喂草料,有好吃好、有坏吃坏,多时多吃、少时少吃的无计划作法。每年夏秋之间,他都给牲畜储备充足的青草和农副产品。为了促进牲畜的食欲,从开春草芽发,他就积极打野草喂牲口。他是个割草能手,尽管饲养牲口的事务很忙,光去年夏秋两季,他就抽空割了二千七百多斤。
对牲畜的劳逸,续体智更是十分注意。他和社员们议定:一般情况下,役畜要定期休息。他根据生产队实行的定使役人员、定配套农具的规定,让有耐性的老农使用孕畜,不走远路,不做重活,不早出工和晚收工,产前产后要休息一些日子。在续体智的宣传教育影响下,社员使用牲口都注意做到:牲畜喂不饱不出勤,饱肚不加鞭,饥肚不赶路,劳动不加班,中途不坐车,上坡扶车,下坡缓行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