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关心群众——记襄樊棉织厂党支部书记梁彦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1
第3版()
专栏:湖北通讯

依靠群众关心群众
——记襄樊棉织厂党支部书记梁彦斌
新华社记者 陈裕荣
襄樊棉织厂的工人把党支部书记梁彦斌叫做“女秀才”,意思是说她主意多。梁彦斌主意多,是因为她遇事和群众商量,能够紧紧地依靠群众,跟那种自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秀才”完全不同。
去年8月的一天,梁彦斌从苏联访问回来不久,在厨房门前看到一张小桌子上摆着几缕断头乱纱,墙上还贴着一张大字报,一个箭头符号直指着断头乱纱。她正在看大字报,一伙女工拉着她就走,边走边说:“那边还有大浪费你没看到啦!”女工们把她领到一间空房子里,里面堆着一堆断头乱纱。
“怎么这样多呀?”梁彦斌问。
有个工人告诉她:“你出外以后,又革新了好些机子,有的怪好,有的拉纱挂线,再不解决,断纱还要多呢。”
梁彦斌感到这是有关巩固和提高技术革新成果的大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光浪费棉纱,还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她把这个问题提到党支部委员会讨论以后,就发动工人对那些还有缺点的革新机具进行检查和修整。大家一动脑筋,办法可就多了。不久,所有有缺点的机具都修整好了,再没有出现挂纱的现象。女工边志凤等还相继组成节约小组,把原来的那一堆断头乱纱纺成粗线,织成了帽带和垫絮等产品。
梁彦斌不仅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而且善于集中群众的意见,引导群众前进。去年11月,在一次学习讨论会上,工人谭怀安说:“我在街上扯了八尺我们厂出的黑帆布,做了一件上衣,前面一根断经,袖子上一个边疤,真难看!群众买去怎么不有意见呢?”她抓住了这个问题,进一步诱导大家:“群众说这是棉织厂出的,就把我们厂的招牌名声搞坏了,厂的不光荣,就是大家的不光荣,又影响国家积累,你们说,质量是不是个大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工人们认识到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纷纷表示要把质量搞好。以后,全厂出现了一个人人注意改进质量的热烈气氛。不少工人下班以后,还常在桌子、板子上,把自己织的布摊开,找毛病,找窍门,交流经验。大家都注意质量,质量很快就提高了。
梁彦斌长期生活在群众中,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冬天,她办公的地方从来不生火,却再三再四想办法在车间增加保暖设备。夏季,炎热的中午,工人在休息,她却带着管理干部挑水到车间降温。逢年过节,虽然她家就在襄樊市,但她经常留在厂里和工人一起欢度节日。刚搬到新厂房来的时候,寝室不够,她把工人住的地方安顿好了,自己随便找个处所住下。自己家的人病了,她顾不得看。工人病了,她招呼烧汤、做饭、煎药,忙个不停。梁彦斌关心群众,群众也把她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从心眼里爱戴她,信任她。老工人亲昵地叫她“三妞”,学徒敬爱地叫她“梁师傅”,一般工人叫她“三姐”,家属们叫她“三嫂”。她出外时间长一点,工人就打听她“啥时回来”。青年女工吵嘴,说啥也劝不住,说声“你们少叫三姐操点心好吧!”她们就和解了。正是基于这种爱戴和信任,工人对她的监督也是十分严格的。有时工人们对她的缺点提出批评,她就努力克服这些缺点,并且鼓励工人们多对她提出批评。所以,工人批评她,不感到任何顾虑,常把批评她缺点的大字报送到她的房里或手上。年轻的女工们给她写过大字报后,还爱问她:“看到了吗?”梁彦斌谈到这些情形时,总是激动地说:“有这样好的群众,帮助我们少犯几多错误啊!”
在梁彦斌的影响下,这个工厂的工人之间也形成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亲密关系,一人有事,众人关怀。青年工人张君慧的腿受伤出血,送到医院里要输血,三十多个工人就一口气跑上十里路赶到医院要求给她输血。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人们真是爱厂如家,对集体很关心。
尽管梁彦斌工作很有成绩,但她总是认为自己还有不少缺点。记者访问她时,她曾特别强调地说明这一点,并且还谈起了向外厂订打杆的故事。一次,在工人们看台增加的情况下,怕工人自制打杆影响休息和不能及时供应需要,她们就向外厂订购了一千八百根,每根花钱七角。这些打杆是用梨木做的,脆而不坚,很容易坏。工人们用后贴出大字报批评说:为什么要花那样多的钱去订购打杆呢?难道我们不能自己动手做吗?梁彦斌说:“这说明,我自己还缺乏遇事调查研究的精神,而且对企业大多数职工勤俭办企业的思想觉悟估计也不足。这就是一个不小的缺点。工人对这提出批评,是完全应该的。”梁彦斌还说:“今后为了做好工作,还要不断地改进作风,认真走群众路线,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深入、细致和系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