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工笔”画和“写意”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4
第6版()
专栏:美术杂谈

“工笔”画和“写意”画
刘凌沧
“工笔”和“写意”,是中国画创作采用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是画家描写现实运用的两种“画体”。
从现存的美术资料中考察,唐以前的绘画,是不分“工笔”“写意”的。文征明(注一)说:“上古之画,全尚设色,墨法次之,故多用青绿。中古变为‘浅绛’,水墨杂出。”可见,石青石绿的发现,和“工笔”画有密切的联系;宣纸和制墨法精良之后,“写意”画就盛行起来。
两种画体,呈现出两种风格,“工笔”画的特点,工整富丽,富于装饰风格;“写意”画的特点超脱酣放,饶有清新的意境。在故宫博物院我国古代画家作品中,明显地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唐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工细严整,细入毫发,真是“山崖万叠,台阁千重,……省百里于方寸,图万态于毫端”(明高濂:《燕闲清赏笺》论画);清朱耷(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放纵概括,笔墨淋漓,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印象。画体尽管不同,而动人的效果完全是一致的。
唐王洽的“泼墨”山水,可以说是我国“写意”画的先河。“泼墨”,意味着用笔把墨水泼到纸或绢上,随着天然的墨痕,再用笔修整成山水画。汤垕(注二)说,这种画的风格“烟云惨淡,脱去笔墨町畦”。所谓脱去笔墨町畦,意味着不被成法所限制,可以恣意挥写,可以想像。这便是早期的写意。王维诗句所说的“笔墨淋漓幛犹湿”,就是指的这种画。到了宋代,文人画兴起,大部分是采取“写意”的表现形式。从此,“工笔”和“写意”的分野就更加明显了。
北宋末年(1101—1125年),在赵佶(宋徽宗)亲身主持的画院中,大力扶植“工笔”画,画院奉行的创作思想,注重“形似”(如实的描写),遵重“法格”(传统的技法),在这种影响下,出现了一种工细严整,色彩绚丽的“工笔”画。后世的美术评论家把院体画叫做“工笔”画的大本营,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与此同时,是士大夫画派的兴起,以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提倡以“小墨画”为中心的“写意”。在创作思想中,强调“感情移入”。所谓“感情移入”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笔墨同化”,已经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而是用画笔表现作者的怀抱,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合而为一,这种美学思想,对于后来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以至扬州八怪的作品,都有着这种浓厚的倾向。但不能说“写意”画就是“文人画”,而是二者有密切的联系,起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强调个人风格这一点上是如此。
“工笔”和“写意”,都带有本身特定的要求,因而产生了独具的形式。“工笔”画的结构严整,色彩绚烂,适合于描写情节曲折的历史画和风俗画……。如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些情节曲折景物繁褥的主题,非用“工笔”不易把场面中的细节刻划得充分、具体。而“写意”,由于它身赋有形式特征,则不受细描细画的拘束,它要求恣意挥洒地表现主题,在造型上,它要求高度简炼,用提炼夸张的手法表现物象的精神特征。在色调上要求淋漓酣畅,生动活泼。当然,“工笔”画和“写意”画都讲究“夸张”和“提炼”,但“工笔”画是在遒劲工整、装饰风格的基础上提炼。
“写意”画则在生动简炼、泼辣酣放的基础上提炼。方法尽管不同,而要求富有感染力的效果上则完全一致。
工笔画本身还极其注重“规律性画法”的运用,不论人物、山水、楼阁、树木,都具有表现物象的“艺术语言”,如衣纹中的“十八描”,树木的“夹叶点”,山石的“皴法”和“披法”,把这些“艺术语言”组织起来,构成一套完整的绘画体系。古典名作中如仇十洲的《九成宫图》,唐寅的《孟蜀宫妓图》,都表明了这种规律的技法成功的运用。
“写意”画的特点,除了造型上的生动简炼之外,还有用笔用墨上的“水晕墨染”,气韵生动便是从这两个特点产生的。齐白石画的小雏,用大笔蘸着墨水,淋漓滂沱地画在纸上,借着生宣纸的特性,使笔墨自动渗化为毛茸茸带有稚气的小鸡,从神态上看来,比原物更真、更美、更有生命力。这些表现手法,经过画家们不断熟练使用,推陈出新,便产生了色彩丰富,风格多样,带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不论“工笔”和“写意”,水墨和重彩,两者之间,不能划一条线把它们截然分开,任何画体,都是一种表现方法,它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既可以用“工笔”,又可以用“写意”,又可以用“半工半写”、“兼工带写”,两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表现方法是如此,工具材料也是如此。如果机械地理解,把技法和工具固定下来,是不合创作法则的。
注:
一、文征明,明代四大画家之一。
二、汤垕,元代文学家,著有《画鉴》。韩熙载夜宴图卷(部分)顾闳中鹰 朱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