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出于格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7
第7版()
专栏:文艺随笔

出于格外
贺青
前些日子在上海博物馆看了郑板桥画的大幅《墨竹图》,只见墨竹数竿,以大石为背,笔势纵逸秀劲,并有很长的题款:“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
对于画的鉴赏,我完全是外行。但读了郑板桥的上述题款,感到很有启发。
根据公认的说法,宋朝文同(与可)是墨竹的第一个大家。“胸有成竹”,就是他所提出的画竹的主张。苏东坡作墨竹,是向文同学的。如此说来,东坡居士的墨竹,乃是“正统”。郑板桥在题款中对于苏东坡的枯木竹石图,并没有什么非议;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却敢于创造,只画竹画石而不画枯木。他原来的意图是:既是画竹,则以竹为主,而以石辅之,也就够了,所以不再画枯木。在这一点上,郑板桥是有独创的。然而还不止此。他的这幅墨竹图,“石反大于竹,多于竹”,连他自己也说是“出于格外”。这看起来似乎是前后矛盾。其实,正足以说明郑板桥的独创精神。他这幅墨竹图,虽然石头所占画幅很大,但它只是作为背景,最引人注意的仍然是那数竿傲冒风霜,苍翠俨然的竹。人们看了,并无喧宾夺主之感。而在艺术构思上,这幅墨竹却显得不落巢臼,独具一格。按照郑板桥自己的说法,这就是“不泥古法”和“不执己见”;而其目的,乃在一个“活”字。我们可以说郑板桥是在“标新立异”,但他的“标新立异”,是在艺术上的一种创造和追求,是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活”起来,而不致闷死在固定的公式和框框里。
郑板桥的这种独创精神,这种刻意追求艺术生命的“活”的勇气,值得所有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借鉴。其实,这也正是一切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艺术技巧方面之所以能独具一格的“秘诀”。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自号“三百石印富翁”的齐白石,对于篆刻艺术,也讲过这样的话:“刻印,其篆刻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可见,也只有敢于独造,敢于突破,而不作因袭保守的“蠢人”,才能使作品的水平超越前人,后来居上。
当然,所谓“不泥古法”、“胆敢独造”,绝非向壁苦思,只从技巧方面如何避免与别人雷同所能奏效的。这里还牵涉到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和生活的关系的看法。是从多采多姿的生活出发,还是从固定的“创作规程”出发;是崇尚自然,还是拘泥于既定公式。在这方面,苏东坡的一段话是发人深省的,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东坡题跋》)能够做到“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也就可以像行云流水,达到“活”的目的;同时又不致跑野马。使艺术创造力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的余地,做到自由挥洒,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东坡的许多作品,都是实践他这种创作主张的。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是通过晴、雨等自然景色,通过淡妆、浓抹的形象描绘,刻划西湖的美景,达到自然生动的境界。作家艺术家对于自己的描写对象观察愈深刻,愈熟悉,对大自然和实际生活的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理解愈透彻,也就愈能够做到出于格外,自由挥洒。
这种“出于格外”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如何才能达到不拘一格,也是值得从事文艺创作的同志们研究和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掌握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