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拜师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8
第3版()
专栏:湖北通讯

拜师会议
陈裕荣
黑夜赴会
天刚煞黑,张师傅把上衣一披,就急急忙忙往外走。他的爱人赶到门口问:“天黑了,还出去干啥?”“开拜师会!”张师傅应了一声,头也不回就走了。
张师傅叫张云林,是南漳县武镇制革厂数一数二的制鞋技工。他这样急急忙忙赶到工厂去开拜师会是有缘故的。有一天,他在理发店理发,理发工人李安良问他:“你们厂近来做的鞋怎么穿上就拉跟?”“张师傅说:“厂发展得快,师傅少,学徒多,技术跟不上。”李安良说:“那你们老师傅可要好好带徒弟啊!”张师傅把李安良的意见反映给厂长李兴志,李厂长说:“这个意见很重要,厂里要开展尊师爱徒教育。制鞋车间你的技术强,你要带个头,把担子挑起来。”
2月下旬的月亮要到半夜才露头,路上黑沉沉的。张师傅高一脚、低一脚赶到会场,会场上已经坐满了人。会议开始,厂长讲过话以后,接着就宣布了一对一对的师徒名单。这个名单是前几个晚上师傅、学徒们讨论过的,固定了哪个师傅教哪个徒弟。张师傅教的徒弟叫阎显国,是个十七岁的青年。当念到他们师徒的名字时,阎显国恭恭敬敬地走到张师傅面前。张师傅喜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说:“你以后要好好学啦!我包你一年把布鞋的技术学全,三个月学会外绱里绱、滚刀切鞋……。”阎显国说:“我一定好好学!师傅多指点。”
树下谈心
拜师会后,张师傅教他的徒弟学绱鞋。
一天,他检查阎显国绱的鞋,看到线没扯紧,就说:“你前几日没有这个毛病,今日怎么的?”阎显国没做声。张师傅知道,这是有些学徒的通病:刚刚学顺点手,就毛手毛脚起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师徒俩坐在大树下。张师傅笑着说:“看到你刚才玩的那个甜劲儿,我就想起解放前当学徒的苦处。”阎显国说:“我只听说过,没见过。”张师傅说:“你当然没见过。那时当学徒哪里有空玩啊!掌灯后要绱四双鞋:竹板子挂在墙上,绱不完,老板拿起竹板子就像雨点样没头没脑打。学点技术就像小偷。我和车间的鲁师傅一块当学徒,有一回老板出去了,我们把他切的鞋动了动,他回来就一顿饱打。……”
阎显国睁着一双大眼睛,听得入了神。
张师傅接着说:“现在的条件多好!厂里哪点事都关心到,师傅恨不得把技术倒给你们。这都为了什么?为了培养你们,为人民服务。现在群众买鞋穿的多,绱也好,锥也好,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像你前天那样不把线扯紧,群众买去穿不几天就脱线,怎么要得呢?”
张师傅的话句句都落在阎显国的心头。阎显国低着头说:“我一定好好干,踏踏实实的学!”
张师傅知道他的徒弟是个不爱说话的诚实青年,说到就能做到。张师傅宽慰地说:“只要踏实学,进步就会快!”
练艺得窍
知徒莫若师。从此阎显国的学习果然很踏实。为了把线扯紧,手指头锥出了血,还是咬着牙锥。
但是,蛮干是不行的,还得窍!
一天,阎显国绱鞋,绱着绱着,线总是绞在一起,扯不紧。张师傅拿起一看,原来是分针绱错了。外针靠外,内针靠内,线怎么不绞在一起呢?张师傅讲解说:“外针要靠内,内针要靠外,两根线错开了,就不会绞在一起。”他又亲手绱给阎显国看,绱一针,讲一针。手艺好学,一窍难得。阎显国照着师傅说的窍门一试,果然不绞线。张师傅交代说:“这只算上路,路要自己走,多练习。”
阎显国这个小青年确实听话,师傅叫多练习,他就不放松一点时间地练习。晚饭后,张师傅过车间来,看到他一个人还在那里拿着一只鞋摆弄。师傅高兴地赞扬他说:“老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棍磨成针。学技术就是要有这股钻劲!”
阎显国听从师傅的教导,勤学苦练,技术进步很快,拜师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以往需要年把才能学会的外绱里绱,滚刀切鞋等技术。由于互相关怀,师徒俩的感情也一天比一天亲密。师徒俩成为全厂师徒学习的榜样。
(原载《湖北日报》)(附图片)
山西阳曲县大盂人民公社社员、剪纸艺人智翠只(右)把剪纸技巧传授给徒弟白改变(中)和白俏锁。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