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向沙漠深处挺进——塔克拉玛干纪行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9
第4版()
专栏:新疆通讯

向沙漠深处挺进
——塔克拉玛干纪行之二
本报记者 宋政厚
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改造利用研究队完成玉龙喀什河流域普查工作,返回和田进行短时期休整后,又告别和田绿洲,沿着哈拉喀什河谷,继续向沙漠深处挺进。出了绿洲,映入眼帘的已是一浪高过一浪绵延不绝的沙丘。偶尔也可以见到星星点点的胡杨、红柳,好像浮标一样漂荡在海洋中。我们翻过几道沙脊到了远离绿洲好几十里的南坪。
“南坪”,在维吾尔语中它的意思是“浩浩荡荡地走来”。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居住过一位伊斯兰教的圣人。后世为了在他住过的地方求得吉祥和幸福,有些人就远道来到这里建立家园。他们引河水,在河谷阶地上开垦出农田,还在农田中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可是后来,风沙袭来,农田湮没了,清真寺也被流沙掩盖了,南坪又成了一片只见黄沙罕见人迹的“禁地”。解放以后,特别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南坪又恢复了她的青春。1958年墨玉县上游公社的社员敲着大鼓,高举红旗,浩浩荡荡地开到了这里,在河床上筑成了拦河大坝,先后开垦了一万八千亩地,建起了住宅,家家户户都还养了鸡鸭,有的还在房前屋后培植了小苗圃、葡萄园。这个垦区的书记阿不都热衣木告诉我,去年他们已经收了二十多万斤粮食,很多大队都做到了自给有余。
从南坪再往北行,穿过一片密集的胡杨树林,又看到水渠和麦田。这里是阿捷洪拉垦区,和平公社的副社长阿哈买提向我叙述了阿捷洪拉的过去,又给我讲到阿捷洪拉的今天。
这位副社长是位老牧人,他在童年曾被逼给巴依(财主)充当牧工,经常到这沙漠深处的一小片草地放牧,熟悉这里的自然情况。当公社发动开荒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带着上千名社员,经过四天步行到了这里。
在这里开荒是比较困难的,除了漫空飞舞的风沙,还有盐碱的威胁和野猪的侵扰。但是,英雄的人们还是想出了聪明的办法:挖排水沟,用河沙压碱,勤铲盐皮,拿荆刺拦住野猪的来路……这样,一个新农村阵地终于在沙漠里建立起来,巩固下来了。
胜利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尽管他们白天是那么紧张的生产劳动着,但一到月夜,却又不分男女老幼地在一块载歌载舞起来了。
向沙漠腹部走了两百来里以后,到达墨玉县人民向沙漠进攻的最后一个据点——土苏勒克乌达克。我们来到的这天,上千的男女正在一个天然的沙梁内建造一座可灌溉一万五千亩土地的水库。工地上歌声不绝,红旗招展,人们像穿梭似地背着土袋往大堤上添土,这种情景,无论如何叫人难以想到这是在大沙漠深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