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寻根究底,去伪存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09
第8版()
专栏:

寻根究底,去伪存真
林旭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上海《学术月刊》1961年第5期上发表的谢商写的《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中一个材料的调查》。这篇文章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用活生生的事实和令人信服的论证,推翻了一向被公认和普遍引用的一个虚假的历史资料。几十年来,人们书传笔录,把“1883年商人祝大椿在上海设立源昌机器五金厂,资本十万元”这个材料,认为是我国早期民族机器工业中创办最早、规模最大、资本最巨的工厂的一个例证。可是这个重要的史料,却在作者整理上海机器工业史材料时揭示了它的真面貌。正如第11期《红旗》杂志在转载这篇文章时所加的编者按语指出的:“本文作者不仅校正了一个重要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了一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于可疑的材料,不是轻轻放过,而是认真地进行分析,进行必要的调查,从而辨明了事实真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并不总是一致的。当着主观认识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发生主客观不一致的时候,那就会产生种种错觉和误解。有些表面上看来是真实的东西,实际上是虚假的,有些看来是虚假的东西,实际上却是真实的;有些似乎是正确的事情,实际上是错误的,有些似乎是错误的事情,实际上却是正确的。客观事物就是如此错综复杂。真实的和虚假的,正确的和错误的,美好的和丑恶的,正面的和反面的,……常常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我们采取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态度,那就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遮住耳目,真假不明,是非不分。但是,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它的真实面目。只要采取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到实际中去,进行客观的、反复的调查,进行科学的、精细的分析,多么复杂难辨的事情也会真相大白。
一个材料,不知被多少人作为有力的例证,你引我录,相传日久,可是谁也不曾怀疑它的真实性。问题在哪里?难道这个材料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地方吗?当然不是。虚伪的东西,疑点总是不可免的。同样一个材料,到了作者谢商的手里,马脚暴露了。作者首先发现,源昌机器五金厂的业务范围、实有资本,前后矛盾,存有疑点。于是对它的厂址、生产内容、创立经过、发展情况等等,作了周密的调查,从而深入地占有了大量的材料,经过反复对证、反复追寻,认真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吕氏春秋》的《察传篇》里有一段话说得好:“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对于任何可疑的事物,哪怕是相传已久,被许多人下了定论的事情,也不要随便轻信,轻轻放过,而应当坚持调查研究的态度,分清真伪,明辨是非。不然,那是会闹出“白为黑,黑为白”,狗似人的笑话来的。
作者对于这个史料,没有随便肯定,同样地,也没有随便加以否定。在发现了疑点之后,作者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调查研究。先是向机器工业中的老年工人调查,向老资本家调查,接着又向祝大椿所创办的第一个企业的老年职工调查,当了解到“源昌机器五金厂”是“子虚乌有”的时候,作者并没有轻下断语,而是进一步访问了祝大椿的儿子。直到作者充分了解了祝大椿的出身及其起家经过,证明祝大椿在1883年不可能有十万元资本,他所设立的早期企业,只有经营煤铁五金的“源昌号”,没有“源昌机器五金厂”的时候,他才完全肯定这是一个虚假的历史资料。但是,调查研究并没有就此罢休,作者又从当时的报刊记载、同业资料中多方面证实“源昌机器五金厂”的确是不存在的。最后又查阅了当时的官方材料《农工商部统计表》,分析了当时的客观情况。于是,真相大白了:原来商人祝大椿为了骗得二品顶戴的官衔,采用冒名顶替的办法,在向官方登记时把“专营五金”的“源昌号”作为“专做五金”的“源昌机器五金厂”,捏造了一场骗局。
这一系列的调查,层层深入,步步落实。我们从这里不仅看到作者追求真理的严肃态度,也看到了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的正确方法。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是先有结论后找材料,而是先掌握材料后作结论;不是先有主观设想后找事实,而是首先从实际出发,然后得出正确的认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正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所应当坚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