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夏收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10
第8版()
专栏:

夏收小记
蹇先艾
我们沿着斜坡,走到惠明公社。一向都很热闹的街上,今天显得分外清静,除了寥寥几位行人之外,迎面走来的只有一路觅食的几只黑母鸡和一双摇摇摆摆的小鸭。商店的门尽管开着,却没有什么主顾。问起一位挑莲花白的布依族姑娘,据说雨季来到,天气变化无常,社员们大多下地去了。难怪我们车过惠水大坝的时候,极目四望,无边无际的田野里,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呈现出一片农忙的景象。
县委书记和社委书记才从田坝回来,一边拭着满头的大汗。在这些日子里,两位书记一直是在各处奔忙,通过亲身参加生产来解决夏收夏种中的一些困难问题。从谈话中就听得出来,公社已经有了比较周密的准备。
那位年青的社委书记笑容满面地说:“今年春夏虽说雨水多,太阳也不少,只要我们劳力安排得恰当,使用得合理,晴天收麦子,雨天趁水打田,抓紧插秧,收一块就犁一块,插一块,是能够满栽满插的。”
在去小龙的公路上,两旁都是丰饶的大坝子,金黄的麦地与碧油油的秧田,在阳光照耀之下,互相辉映着:一边早已熟透了,随风飘拂,沙沙作响;那一边正在茁壮成长,欣欣向荣。麦地、水田和菜圃里散布着精力充沛的社员们。有三部东方红拖拉机正在迅速地犁着几块水势汪洋的大田,都是青年拖拉机手掌握,技术相当熟练。一位身体健壮的女拖拉机手,发上系蝴蝶结,两手戴青布袖套,背上背一顶绿布斗笠,操纵着方向盘,忽进忽退,进退自如,铧刀把泥块翻搅起来,水花四处飞溅,她的身心是多么轻松愉快!有三个农民使用了一部电力牵引机犁着一块土地。走了几里,又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我们以为仍然是拖拉机的咆哮,走拢才知道原来是邻近农学院的学生,开了一部匈牙利造的康拜因来支援这个公社的夏收。那个庞大爬虫似的机器,体躯虽然沉重,转动得却很快,像滚滚的波浪一样,把麦穗成片地剪下来,吸进肚子去脱粒;成团的麦秆马上就从机尾旋转地涌出来,它显示出了收获的巨大威力。一群高高矮矮的孩子,带着惊奇的眼光,跟着他们心目中的“怪物”跑来跑去。有些少数民族的老人们,从深山老林来到这个大平坝,排成一行,站在田坎上,两眼都看呆了,嘴里连声发出啧啧的赞叹。
惠明公社用机械收获和犁田,还刚刚开始。田野是那样辽阔,有些地方还得用手工操作,用畜力运输。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首创大队的长岭生产队,它是公社生产比较突出的小队之一。解放前,长岭还是一个穷苦的寨子,贫雇农最多,只有几间摇摇欲坠的茅舍;现在变化很大,破烂的草屋早修补好了,另外还盖了一些崭新的瓦房。
我们来到离生产队半里的一个打麦场上。那里有一部北京制造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周身深绿色,马达不停地响着,麦粒像急雨似地从机身安装的大铁筒倾泻到挞斗里。打麦场上挤满了运送麦捆的社员们,有的车运,有的肩挑;有些农民担任了过秤和登记的工作。有一些人把堆积得很高的麦束解开来,打散了,陆续送进收获机去脱粒。只要挞斗一装满了麦粒,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去撮出来,把它们运送到仓库里去。光滑的青石板铺的晒坝上,晒着一大片接一大片潮润的麦子。最活跃的是那些从各工厂来支援夏收的青年工人,穿着油渍的工人服,个个精神抖擞,有些参加搬运麦子,有些小伙子帮着开动机器,只要收获机出了一点小毛病,他们就连忙修理,俨然像在工厂里紧张地工作一样。
同来的一部分年青力壮的同志,借了几把镰刀,跟随穆支书到附近田坝割麦子去了。我们卷起了袖子,也马上参加了打麦场上热烈的运输工作。一串欢笑声占领了整个空间。在这里,不分社员,工人,学生,机关干部,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一心一意地都想着怎样精打细收,颗粒归仓。忽然,几团阴云密集起来,向我们头顶的上空移动,谁都不愿意让刚晒干了的麦子再遭雨淋,也没有任何人发号施令,只见扫帚、木括、撮箕、箩筐满场飞舞,几石麦子很快地又回到了囤箩里。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大爷,提着一杆大秤走过来,一把抓住我,大笑说:“真是人多力量大,大风大雨都不怕啊!”
我们还没有说上两句话,一大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子欢天喜地跑进场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篮从田里拾来交队的麦穗,她们拉开了嗓子喊道:“哪位伯伯来给我们过秤呀?”老大爷几大步跨回去,高声答应着:“我来了,我来了!小姑娘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