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兰州寄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11
第7版()
专栏:

兰州寄语
李秀峰亲爱的同志:
你问我的近况,我依然生活得很充实、很幸福。只是要较长时间的离开工作单位,心上总浮动着惜别之情。对每个同志,每座房屋,甚至小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想多望几眼。
今天早晨,打开窗户,想先看看大地复醒后的果林。这刹那,我在感到一丝春寒的同时,也看见晶莹的一闪。低下头,一颗露珠落到窗台上面。啊,多么快呀,眨眼之间,它由明丽的圆珠,变成暗淡的黑点;接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抬起头,又瞿然一惊。是谁收起昨晚漫天的乌云,布置出今晨这么灿烂的世界?那闪光发亮的辽阔蓝天,那金色熠熠的无尽早霞,那雄伟而又连绵的群山,给人多么浓郁的诗意和浑厚的生命感,多么不同于那眨眼即逝的露珠啊!
我走过那条窄狭的甬道,走向朝北的那座小凉台。在这些地方,我的那位善于思索的同志,留下多少脚迹啊!很多个黄昏或者夜晚,他曾在这里反复走动。跟着橐橐的脚步声,他想那位生长在桥陵附近的同志,勇于接受任务,敢于冲锋陷阵,但却是非常粗疏,非常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这位同志克服这些缺点哩?他又想那位远在嘉峪关外的工人作者,创作上初露锋芒的日子,就闪出一些耀眼的才华。时间的步伐,跨上了第三年度。但作者反映的生活,总是有些单一;刻划的人物,总是有些雷同。怎样更好更好地帮助这位作者在艺术山峰上再前进一段哩?他又想另一位热情地帮助战友,忘我地从事创作,短短几年里,给人民写出那么多优秀诗篇的同志,如今病了。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这位同志早日恢复健康,重新握起生花之笔哩?时间悄悄消逝,脚步橐橐响动。形式上看来他很平静,而脑海里则在风云滚动,浪涛起伏。远至世界形势,近至机关工作;大至党的方针政策,小至一把铁镐的使用和爱护,都进入他的思考。橐橐的脚步声,划破了沉沉的黑夜,唤来了满天的星斗,有时直到引出了东方的曙光。这些橐橐脚步声里反复琢磨出的方案,再加上同志们的讨论、修订和实践,曾取得不少出色的成绩和衷心的快乐。
在楼下,那长方形的屋子里,布满春天的阳光,也充满肃穆的气氛。我一进去就感到特有的安静,甚至连这是哪位同志的呼吸,都可以清晰地辨出。编辑们正聚精会神,阅读来稿。请留意吧,这里有多么丰富而又不时变化的眼神呀!有的眼里放射着兴奋的光芒,慢慢握起拳头,看似想拍案称赞。但望望左右的同志,他悄悄放开手,轻轻念了个“好”字。他是为作品的艺术光彩而激动,为作者的才华而欣喜,更为读者将得到好的精神食粮而愉快。有的眼里起初是欢乐的光芒,但接着淡弱了、消逝了。这是作品开篇的艺术色彩引起他的喜悦,相继出现的暗淡笔触,灰色情调,使他为作者遗憾替读者惋惜。这里偶然也出现过愤怒的眼神,那简直像在喷火。因为有人以恶毒的笔,歪曲了我们伟大劳动人民的形象。这里也曾出现过焦灼的眼神。因为在整期稿子里,拿不出篇把闪光的作品。一幅出色的插图可以唤来激动;一条漂亮的花边可以引起愉快;一个倒植的铅字可以逗出苦恼;一块纸上的斑点都可以造成微愠。谁能说这里的眼神,不是丰富而迅速变化哩。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有一期刊物样本出来,同志们看到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不错,就你轻轻拿起来端详,他慢慢接过去琢磨。在无言的感受里,人人眼睛变得亮晶晶、光灼灼,最后猛地聚起、忽地展开,现出一道动人的光流,在这屋子里闪耀着、跳荡着、扩大着,把春色留在此间。每期刊物,由选稿到定稿,由编排到出版,多少次比较,多少次研究,多少次更换呀。哪个铅字,哪个刊头,哪个标点,没有涂上汗水甚至心血呀?这些同志啊,像一道桥梁,默默地沟通了作者和读者心上的火花,沟通了祖国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而他们姓甚名谁,是很少人知道的。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无名英雄,也应该像珍惜粒粒粮食一样珍惜那些闪着色彩的颗颗铅字。
走出小楼,首先看到那个圆圆的花坛。这不由使我想起那位远赴北方的同志。去年夏天,这圆坛里长满茂盛的包谷,他在包谷旁边漫步着,构思一部长诗。我们由创作上的一些问题,谈到甘南(他刚从那里回来)人民的跃进,谈到祖国的远景。从他的语言和神色上,洋溢着烈火一样对党和人民的爱,烈火一样在艺术创造上追求的决心和勇气。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活里,安置了一条既鲜明又坚定的红线,就是更广泛更深刻地服务人民。不管是抗日烽火连天的年代,或者解放战争剧烈发展的岁月,以至社会主义建设飞跃前进的时期。他全心全意地生活在劳动人民里边,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又热情而顽强地在艺术上探索、创造。如何扣住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声音?如何既有民族气魄又有自己风格?如何使识字的劳动人民能看懂,不识字的能听懂……这些,他不但全力追求,而且梦寐不忘。在陇南的丛山中,我曾看到一个青年农民,喜气洋洋地朗诵他的诗。在泾河河谷,我曾见到一个牧羊少年,用充沛的感情把他的诗读给自己的伙伴听。诗,走出大小城市,扩展到山角水涯;走出知识分子的圈子,深入到劳动人民的海洋里。这是何等艰辛而又光荣的胜利呀!如今,他可能正在写诗。也许为了选择一个字,踟蹰沉思两三小时;也许诗情如行云流水,滚滚而前,写得非常顺手。我不禁默默祝他,在新的春天,写出更新更美的诗篇。因为人民需要像号角像战鼓一样的诗篇。
走进小园,我看到总务组的几个同志,正坐在田塍上研究生产问题。他们忽然悄声低气地谈论,忽然又词色强烈地争辩。但他们常用深情的眼光,注视着脚下的土地。新翻的泥土,敞开胸膛吸收着太阳的温暖,散发出沁人的芳香。三年来这块土地上,滴满了同志们的汗水,沾遍了由脑力劳动慢慢走向与体力劳动结合的脚印,取得了水果和蔬菜的丰收,也记下总务组同志辛勤筹划的劳绩。这些同志和算盘作朋友,和表格打交道,有时还和菜刀当伴侣。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单纯的劳动,是事务性的工作。但谁也不能否认,算盘、表格、菜刀,有力地影响着幸福的今天和明天,强烈地促进着同志们的健康、快乐和蓬蓬勃勃的工作情绪。听到那位青年同志的愉快笑声,我想到四年前那个大雨倾盆的秋夜。当时我们三个访问合作社回来的人,陷在一片沼泽地带里了。头上是漫天的大雨,脚下是无尽的泥浆。我们摸索了足有三个小时,依然找不到出路。我们一个个变成泥人,而且精疲力尽了。这当儿一盏晶莹的红灯,好像从天外飞来。它穿透蒙蒙的细雨,它划破茫茫的黑夜,它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也点燃了我们意志的火苗。走出沼泽,知道这个青年同志,给我们带来红灯,还带来皮衣。脱掉湿透的夹衣,穿上温暖的皮袄,心里充满了春天的愉快,也充满了感谢的激情。青年却低下头,有些抱歉地说:“因交涉汽车,我来迟了一步!”总务,这是在平凡里含着伟大,琐碎里含着光荣的工作呀!凡是作好它的人,都是坚强的无名英雄,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
亲爱的同志,这个小单位,就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线上千万个据点来说,只是一个;而我的同志们,就六亿五千万人民的海洋来说,也只是二十几滴水。正因为这些水滴,和大海心连着心,肉连着肉,是整个大海的一部分。所以虽然是平凡的人,作的是平凡的工作,依然源源出热,熠熠发光。我仿佛听到西礼群山下那个农民作者,正读着十年作品选里那篇优秀的特写。激情在奔腾,心脏在跳动。我仿佛看到玉门油矿的一群工人,冒着炽人的太阳,走过辽阔的沙漠,排队购买那本薄薄的刊物。因为这一期上,有他们心爱的作品。我也仿佛感到那位由新疆请假回四川省亲的青年作者,随着车轮的前进,随着山河的后退,更加想念这里的同志。到兰州车站,终于签字下车,奔赴这个小小的单位。至于诗人们那些优秀诗篇,不只跨过黄河,越过长江,深入到祖国的村落工厂,甚至走过格鲁吉亚的群山,走过布拉格的广场,走过布达佩斯的盆地,走过多瑙河的两岸……冲破了种族、肤色和语言的界限,给不同国家的劳动人民,送上鼓舞和力量。离开这个平凡而光荣的据点的时候,我怎么能压抑住惜别之情哩。
同志,请不要担心。我不会让感情妨害行动,而会使感情变为力量。我记得这里的教育,那就是植根于大海一样的人民深处,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并呼吸,才能得到真正充实的生命。只要永远坚持,那怕是一滴水,对大海的汪洋激荡,奔腾呼啸,拥抱地球,蔚为奇观,也会发生作用。如果离开人民这伟大的海洋,就会像窗棂上落下来的露珠,在日光和风声之下,转眼消失。亲爱的同志,不知你以为然否? 1961年4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