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师与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0
第3版()
专栏:河北通讯

师与徙
新华社记者 蒋先凡
在天津市地毯一厂成品室里,悬挂和堆放着一幅幅精美的地毯和壁毯。其中,有一幅壁毯特别令人神往。
壁毯的图案是著名的北京天坛胜景。坛下中间是一条笔直的石板路。粗粗看去,只觉得它色彩绚丽,形象逼真。凝神再看,那坛顶半沐在阳光中,充满立体感。顺着石板道看天坛,却又越看越深,越看越远。如果你再从左右两边仔细端详,就更禁不住失声叫好了!原来,从壁毯的左边四十五度角,甚至更偏一点的地方看,天坛门和栏杆口正面向你,那条石板道直冲着你,好像在待你一脚跨上去;走到右边四十五度角,甚至更偏一点的地方,天坛门和栏杆口也随着转向你,石板道还是直冲着你。再回到壁毯前正中,石板道却又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地笔直向前伸展。
好几位年事很高的织毯老师傅都说这幅壁毯在色调上有独到的功夫和效果。他们介绍说,几百年来,织毯艺人祖祖辈辈不知创作出多少精致的艺术品。但是解放以前,因为老师傅生活没有保障,有的人的绝技得不到发挥和传授,也有慢慢失传的。现在这个工厂地毯车间已有四百多个青年徒工,他们在二百多个老师傅的辛勤培育下,两年多来参加织出了京式、彩花、美术、素古等四大品种的高级栽绒地毯,有的已得到师傅的“真传”,有的初步掌握了全套织毯技术。全厂地毯甲级品率已经达到91%以上。这个工厂里传说着许多尊师爱徒的故事,下面,是其中的几则。
退休之前
“龙头凤尾难上难”,是织毯业里一句行话。意思是说:在四种地毯中,京式的最难织,而在京式地毯中,要织出形象凶猛的龙头和做工细腻的凤尾尤其难。
一次,六十多岁的老师傅曹彬接受了织一块“团龙”地毯的活。跟着他才学习几个月的女徒工王凤玲想:“平日龙活不多,师傅作龙毯是出名的,自己技术又差得远,这回能看着老师傅一显身手了。”没想到老师傅心头琢磨的却更深一层:“平日龙活不多,我又年高体弱快退休了,怎么也得把自己在作龙活上的五十年好手艺传给下一代。”他招呼徒弟们说:“凤玲、秀琴,把线挪挪,坐上垫板,地毯的活,要经过、见过、干过,不干不会哪!我还是站着指点你们。”
织龙头之前,龙爪是道关口。老师傅告诉她们龙爪的特点,必须是钩爪凸掌、强劲有力。开头老师傅是一个线头一个线头地把着她们的手往经线上织。就是这样,王凤玲织出来的龙爪还是发直发死。师傅帮她拆了两次,又亲手在旁边织了个样子,细细传授她们织龙爪的关键——层层压色的技术。徒弟们听着,学着,照着师傅织成的龙爪织,居然织成功了。
临到织龙头,王凤玲有点胆怯了。在那样一块小小的地方,要织出团龙的獠牙、弯舌、竖眉、皱鼻、爆眼……王凤玲拆了织,织了拆,不下十几次。末了,她终于失去了耐心:“老师傅,我实在学不了,还是让我学织花吧。”老师傅当时没言语,只是让她歇一歇,醒醒脑。等到下班后,老师傅就亲切地跟徒弟谈起心来。他告诉徒弟们,自己学徒时,怎样抱着老板的娃子偷偷学技术,旧社会里徒弟如何受折磨和挨饿受冻。现在国家创造了各种条件让徒工学好技术,……说着说着,王凤玲心酸起来,哭了,老师傅自己也热泪盈眶。
第二天,王凤玲带着新的劲头专心学起来。老师傅除一面把着手教,一面仔细讲解以外,还用小方格纸密密麻麻地点着小黑点,告诉她织每一个头、换每一种色的地位和方法。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传授了在龙头上由浅入深、由深入浅逐步润色的本领,使龙头上换色的地方,简直看不出是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的。
“团龙”地毯织成了,因为质量好,厂内特地展览了这件作品。
现在老师傅曹彬已经退休离开了工厂,但是他已把自己的全部技术传授给徒弟们了。
技 术 之 外
在地毯车间洗毯室,放着一幅刚织成的“牡丹”地毯,织得边直角正,整齐美观,润色均匀,花叶鲜嫩。这幅地毯在车间被评为甲上品,是李琪老师傅领着徒弟张振霞、董淑菊、戴文芳一起织出来的。在这三个成绩好的徒弟中,李师傅还特别称赞戴文芳的活,说她织毯时一丝不苟,出的活半丝不差,花是花,叶是叶,润色上也有心得。戴文芳自己说,这是因为李师傅对她的帮助和教育格外多,格外深刻。车间里盛传的“三寸毛线头”的故事,就发生在她和李琪的师徒关系之间。
有一次,戴文芳在织毯机梁上忙着干活,忽然看错了色,织错了两个头,她顺手把这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寸长的毛线头扔到地上。李师傅看见,悄悄从已经升得高高的机梁垫板上爬下来,把这两个线头拣起来,这才轻轻告诉戴文芳,要她在织到下一道同色的毛线时用上去。又有一次,戴文芳织毯时发觉有一小段毛线略粗了点,她为难起来,织上去吧,怕影响质量,不织吧,怕废了毛线。想了想没办法,就放在板凳边,继续干活。李师傅看在眼里。下班以后,就把这一小段线拆开,用手搓细,织在毯子边上。
这两件小事,深深地感动了戴文芳。她想,师傅这一辈子织毯用的毛线,怕比自己走过的路还长,但是,他对这一星半点儿的毛线却仍然如此珍惜!她再三想,明白了老师傅们不仅有着精湛的织毯技艺,而且还有着勤劳朴素的优良作风,要向师傅们学习的不仅仅是技术……从此,戴文芳越发尊重、爱戴师傅了,她抢着给师傅磨刀剪,干累活,学技术也更虚心了。
车间领导上用“三寸毛线头”的事例,向青年徒工进行了教育。老师傅们感到徒弟不光尊重他们的技术,而且越来越从内心爱戴他们,也就分外体贴、关心徒弟。自然而然地,师徒关系更加团结融洽了。
出 师 后
贾万春老师傅离开织毯工段调去作平毯活,已经一年多了。他的徒弟周玉珍、田桂芬、裴淑云等出师以后仍留下织毯。有一次周玉珍等发觉好些天没见贾师傅了,到处打听才知道贾师傅生病歇了班。
到了休息日,这几个爱玩爱闹的姑娘,哪儿也没去,特地赶去探望贾师傅。裴淑云知道贾师傅“寒腿”病又犯了,就回家去翻箱倒柜地满屋子找父亲多年前患“寒腿”时用过的偏方。魏淑芬探病以前,也特地借了师傅说过想看的《林海雪原》等小说捎去。
在贾师傅家里,老师傅也关切地探问她们在思想、技术等方面进步的情况。当他听说魏淑芬在修活上用剪子还有困难,贾师傅便撑起身子,在病床上用空手比划着怎样握剪,怎样灵巧使用腕力。
事后很久,谈到他的几个徒弟探病的事,贾师傅还激动地说:“哪里去找这样好的徒弟啊。旧社会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坏师傅’,过去多好的徒弟,出师以后翅膀硬了,也往往不再理会师傅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有什么力量能阻挡我这老头,把织毯、平毯、片毯的全套技术,传授给接班人啊?”(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