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古典诗词涉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0
第8版()
专栏:

古典诗词涉笔
范放
古代诗词,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有些已经成了爱好者学习和欣赏的典范。可是有不少作品,后代读者很难领会。的确,在浩如烟海的篇什里,首首都能理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只有那些读者比较能够了解的,讽诵下去,才好像共熟友对话,感情交融,没有隔阂。否则难免像槌击木钟,叩之无声的。例如读到李商隐的《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廷;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如果对北朝易代史实很清楚,就会感到作者好像和你絮絮对话,突出齐后主嬖幸的冯淑妃给北周兵掳去,比喻封建统治里面经改姓易代后一副凄凉局面。结句引殿角铜铃,依旧叮当作声,寄托景物不改,而人事全非的感慨。又如苏东坡《赤壁怀古》一首,如果对“三国”故事很熟,则对它在抒情和描写方面一种豪迈雄奇的文姿,领会更来得深刻,这些都说明做诗词的固要有相当才华,而读的人也须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
古典诗词关于抒情方面的占着较大比重,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和现在不同,因之我们对作品的领会,就有隔阂。有了隔阂就不易引起共鸣,难以让人吟味,给人欣赏流传的机会就少了。翻开诗文集,大作家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柳永等受人传诵的许多篇什,也是和千百年来专治这门学问的人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他们好比领港人一样,分析注释,使后人在大体上领会了它的涵义。我们则能更进一步,推陈出新,以新的观点,来理解和分析它,让它闪出新的光辉。尤其在李商隐等一些人的作品里,说它好,读来的确圆融和畅,幽思绵邈。只是不满人意处,是不知他在寄托何事。连《唐诗三百首》编者,对诸家也只能抽象地拣注几笔,能够阐明全首主要意义的,可说不多。因此读者只好就喜欢的片句只字,来赞赏和引用,如李商隐《无题》里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类句子,其余的也就似解非解,囫囵过去了。这种办法,说好,是提炼出警句佳句,说不好,就好像把“七宝楼台”拆成片断来欣赏了。所以我们很需要对这些作品修养较高的人,多做些注释工作,来便利爱好古典诗词的读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