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尊重生产队的权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1
第1版()
专栏:社论

尊重生产队的权力
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是直接组织社员群众的生产活动的单位,党的政策能不能全面地透彻地在社员群众中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生产队应有的一定的权力是不是受到了尊重。社员群众和生产队的干部,熟悉本队的土地、农活、作物的特性,也熟悉本队社员的情况和特长;他们处在生产斗争的第一线,掌握当时当地各种条件的变化情况。只要他们掌握了党的政策并且善于运用在管理生产上的一定的自主权,就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作物制宜地去安排种植计划,安排各种农活,规定增产措施,就能够积极地争取好的收成。全国各地农村人民公社的许多事实已经证明,凡是生产队在管理本队生产上应有的自主权确实受到尊重的,都能够在公社和大队的正确领导下,比较主动地争取增加生产。今天本报发表的江西德安县狮子公社乌石大队的情况,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哪一块地最适合种哪一种庄稼,哪一块地的茬口该怎样安排,只有直接参加当地生产、比较熟悉当地土地和作物的特性的人们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决定。如果根本不考虑土地的情况和其他有关的条件,光是凭着“某种作物是高产作物”、“某种作物是低产作物”去决定某个生产队在什么地方种什么作物,那就会遭到失败。狮子公社乌石大队干部去年只看到双季稻比单季稻产量高,因之要各个生产队在一些只适于种一季中稻的“冷浸田”里也种上了双季早稻,结果是费工多、产量低。后来,他们接受了这个教训,在去年秋后制订冬种计划和今年春播插秧的时候,就切实地尊重了生产队的因地种植的权力。
什么时候安排什么农活,安排多少人去做哪一种农活,这也只有直接参加当地生产、比较熟悉当地的作物生长规律、天气变化规律和社员具体情况的人们,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决定。如果根本不考虑农活、劳动力、天气变化等等情况,光是凭着“越早越好”、“人越多力量越大”等笼统的观念去指挥,那就会使生产受到损失。狮子公社乌石大队的各个生产队掌握了安排农活的权力,就能够根据当地多年来的经验,分析天、地、庄稼的具体情况,把握最有利的时机,用最节约劳动力而又最适合农时的办法安排农活;并且能够因时因地,随机应变,同大自然作斗争。
对哪些作物采取什么增产措施,某种增产措施应有什么样的规格和数量,也只有在当地多年直接参加生产的人才能够作出切合实际的决定。由于具体条件不同,这个生产队的正确的增产措施,如果原样照搬到另一个生产队,也可能完全不适用。如果不考虑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光凭着翻土越深越好、施肥越多越好、浇水越多越好等等片面的孤立的观念去指导生产,就很容易浪费人力物力而得不到增产的效果。长期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社员群众和生产队干部,在生产斗争中不仅能够比较正确地确定本队的关键性的增产措施,也能够比较正确地确定各种作物增产的具体办法,而且在碰到了特殊情况的时候仍然能够采取比较好的办法。狮子公社乌石大队的情况说明,只要尊重生产队决定增产措施的权力,无论是劳力多土地少的队,或者劳力少土地多的队,都能因地而异地找到各种各样的增产门路。
此外,在调整本队的劳动定额方面,在管理本队选留的种子方面,在开荒和利用零星土地方面,在利用农闲时间经营各项副业生产方面,在一定范围内,生产队的自主权都应当受到切实的尊重。总之,只有正确地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对自然的主动权的多少,决定着生产水平提高的程度。只有充分尊重生产队在管理本队生产上应有的自主权,才能使生产队在生产斗争中充分发挥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具有的主动权。
从狮子公社乌石大队的情况看,尊重生产队的权力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这需要在贯彻执行政策方面和改进工作作风方面进行许多具体的细致的工作。大体的情况是:在开始时期,可能是在有些事情上,生产队应有的权力受到了尊重;在另外一些事情上,生产队应有的权力仍没有完全受到尊重。从不那么尊重到比较尊重,这是需要进行深入的群众工作的。本来,生产大队的生产计划应该建立在各生产队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公社管委会向生产大队提出关于生产计划的建议的时候,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执行群众路线,根据国家计划和各生产大队的具体情况,兼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生产大队根据国家计划任务和各生产队的实际情况,对各生产队提出初步要求;然后由各生产队发动社员充分讨论,拟定本队的生产计划;然后由大队把各生产队的生产计划和大队企业的生产计划加以综合,经过必要的协商调整,订出全大队的生产计划。可是,今年狮子公社和乌石大队在最初安排种棉任务的时候,公社干部和大队干部都没有到生产队去仔细调查、征求意见,只是由上而下地把种植亩数派下去。这个地方历来没有大面积地种过棉花,一下子分给比较多的植棉任务,各个生产队接受得十分勉强,最后只完成了公社分给这个大队的种棉亩数的五分之二。在落实包产指标的过程中,县委领导同志到生产队里了解了情况,然后才以生产队的种植计划为基础修改了大队的植棉计划。乌石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实际上是运用自己应有的权力,没有盲目地按派定的亩数改种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作物,这种当家作主的精神,使生产减少了一些损失,是值得赞许的。大队、公社最后还是尊重了生产队应有的权力,这也是好的。
为什么有些干部在有的事情上尊重生产队的权力,在有的事情上却又不尊重了呢?一般说来,他们并不是有意地不尊重,常常还是出于一番好心好意。例如在狮子公社,他们满心想使这个粮食产量较多而现金收入还少的大队的社员们增加一些收入;也考虑到了当地耕地面积较广、土质也还适合种棉的条件。可是,他们毕竟还是没有生产队里的群众和干部考虑得更实际、更周到,没有考虑到劳动力是不是够用、是不是掌握了植棉技术。由于没有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同社员商量,结果就没有把好事办好。当然,如果有的生产队不愿多种棉花,并不是由于条件不具备,而是没有认识到本队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的一致性。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反复商量,并且通过正确执行政策来正确地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而不可简单地硬性分配任务。总之,不论是思想问题还是实际问题,只有同生产队里的群众和干部好好商量,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解决。
尊重生产队在管理生产上应有的权力,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确实尊重社员群众。公社社员是自己的集体的生产事业的主人。只有多同群众商量,多作调查研究,领导、帮助和建议才能做得正确,才能真正实现对生产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领导、帮助和建议做得不正确,生产队有权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不执行不适合本队情况的建议,这也就使得各级领导干部非认真地走群众路线不可,非经常地了解实际情况不可。有的时候,有的生产队还不善于运用在生产管理上的一定的自主权,这种情况是难免的。这并不足以说明不应当尊重生产队应有的自主权。我们办人民公社还开始不久,各级干部和社员群众都缺乏比较成熟的经验,都需要在实践中间学习。只有坚决地尊重生产队应有的权力,才能提高生产队干部和社员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实践中间增长才干。这里还应当注意到,尊重生产队的权力,并不只是生产大队干部的事情。县级干部和公社干部首先要尊重生产大队的权力。县和公社把对生产大队提出的关于生产计划(特别是各项增产指标)的建议建立在经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切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且正确地执行党的有关的各项政策,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生产大队才可能更好地尊重生产队应有的权力。
是否真正尊重生产队的权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是否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真正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问题。一定要从思想上尊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向他们多作调查,并且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才可能真正尊重生产队应有的权力,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不同的实际条件出发,把农业生产逐步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