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参战模范向富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0-21
第2版()
专栏:

  参战模范向富顺
王伯英
向富顺是壶关×区×××村的模范民兵。他是从地主的枷锁生活中,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型人物。他从翻身到生产发家的坦途中,深刻的体会到共产党、八路军是他唯一的救命恩人。去年反攻后,他一听到蹂躏山西人民二十多年的土皇帝——阎锡山连派大兵来进攻解放区,不让老百姓过自由幸福的生活,就抱定不打退阎军誓不回家的决心,积极的参加了上党自卫战。在枪林弹雨下,他那阶级的热爱,表现的更加显著。那里最危险,他就到那里抢救彩号,那里勤务繁重,那里就有他的足迹,在十多天剧烈的战斗氛围中,他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把进犯人民的阎军打得焦头烂额。终于在胜利的凯歌中,回到他可爱的故乡。
今年六月里,他参加了支援边区新区的武工队。爬过了太行山,到达了广阔平原修武县的列江营村。它是距蒋伪据点(修武城)不到十里只一百多人家的一个小村。过去在蒋伪长期的统治压榨下,村里的人们气也喘不过来,命运的思想笼罩了农民的脑子,加以奸霸特务的欺骗,黑枪威胁,农民们思想极其混乱。翻透身的向雷顺看到阶级兄弟姊妹们的痛苦生活后,就抱着拯救他们,把他们也组织起来的决心,决定坚决打击蒋伪的袭扰,黑夜里主动的深到蒋伪据点附近侦察埋雷,白日里除警戒外,就找老乡们访谈他们的痛苦。
六月十日是向富顺有生以来最愉快的一天,也是他工作收获最有成绩的一次。他从自己未翻身前那苦境的亲身体验中,看出了一个中年妇人的苦难心情,他开始耐心的慢慢的进行她的访问:
向富顺问:“老乡!你种有多少地?家有几口人?种的多少麦子?我们帮你割吧!”起初这位贫苦的中年妇人只说:“我家有三亩地,人两口,一粒麦子也没种。”向富顺看出了她的顾虑,接着说:“老乡!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六年前,我也是和你一样的贫穷,自共产党、八路军到了俺那里实行了减租减息,生产互助后,我的穷时光就变成了富时光。现在不愁吃,也不愁穿。要不是共产党、八路军来的话,俺永远压在大石板底下,受人家有钱有势的人的欺压,今天俺来你村,就是想叫你们也过着和俺一样的好时光,你看:麦穗黄了,如不快收叫城里的蒋伪军抢走,就得饿肚子。俺们就是来打蒋伪,不让狗日的抢走咱们的命根儿——麦子——我们要帮助你村收割麦子,也不要工钱,也不吃你们的饭,因为天下的穷人都是一家人。”她听了向富顺这段真心话,好像云散后的太阳,脑子一下就清亮了。又看他穿的衣服,实在就是个老百姓,就一边指着奸霸地主(已跑了)的院子,一边说:嗳哟!山西老乡?那院里的人在时说:‘八路军来了谁也不得好过,起负担,一人留一石,下余的都拿走。帮助收麦,收一石,要八斗,只给留二斗,俺这三十多岁的寡妇,不愿找男人也要强迫给找个男人。因此俺一见你们就害怕,现在俺可相信你的话了。八路军说的都是老实话。俺过去受了狗日的(切齿的指着奸霸地主家)骗,狗日的在家时也欺压俺。山西老乡!我种的三亩麦子,下午俺到地里去看看,如熟了,就请你们帮俺割割。”向富顺笑迷迷的说:“咱是一家人,一定帮你割。”
全村的老乡,在他的宣传下,对我支援的民兵,认认了是自己人,都来找向富顺,商量割麦的事,向富顺就和他的伙伴们,在战斗的氛围中,帮助全村群众抢收了九○五亩麦子,并打了十三场麦子。老乡们高兴的不住嘴说:“八路军说话不欺人,帮助收麦连饭也不吃,真是好队伍。要是蒋军来了,不但不助帮,还要打骂咱们,抢夺咱们的东西。”
向富顺和他的伙伴们将要离开该村时,村里的老乡们都不愿叫走,直到最后离开的时候,老乡们像送自己的亲人似的把他们送出村口,待他们走远了,人们才回村去。
向富顺和他的伙伴们新到了一个村,村里有人怕当民兵要编队伍,便问向富顺:“你们从山上来这里,就不怕编了队伍?”向富顺猜透了他们的心思,就苦口婆心的说:“俺参加民兵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和俺的利益。俺们来这里帮助工作,都是自愿来的。要晓得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保家队,就知道不会编队伍了,俺来你村打蒋伪军,还与家里的互助组变工,在这里住一天,俺村里就给顶一个工,俺的活完全由互助组来做,这是个战斗生产大变工的结合。”该村民兵听了他的话后,晓得民兵是保家队,不会编队伍,所以干得劲头大起来,他们和向富顺的支援队团结在一起,展开了强有力的自卫斗争。
总之,向富顺到了那个村,就能和那个村的群众结成一个疙瘩。主要的是他能摸透群众的心思,以个别访问痛苦,拿自己的翻身事实教育群众。更重要的是他那阶级的热爱与忠心为群众服务的精神。
八月底他完成任务后,从外边回来了。在“九二”胜利节,全县民兵自卫队检阅大会上,向富顺光荣的被数千民兵自卫队选为全县的一等参战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