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台湾的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1
第4版()
专栏:

台湾的一日
古凡
如此“美援”
像一群饥饿的猪猡闯进茂盛的菜园,美国资本势力闯进了台湾。
这些,仅仅是6月1日发生的事:
美国莫比石油公司和奥莱化学公司派遣了一个代表团,与蒋介石集团经济部长杨继曾和“美援运用委员会”秘书长李国鼎会谈。蒋介石集团不顾台湾人民的反对,在6月1日答允这两家美国公司利用台湾苗栗县锦水矿区的天然气筹设尿素工厂。两家美国公司将占尿素工厂投资总额70%,而蒋介石集团的“中国石油公司”只占投资额30%。尿素工厂建成后,台湾的化学肥料工业将被美国资本所操纵。
同一天,《台湾新生报》说,美国的海湾石油公司、中东原油销售公司和莫比石油公司,从1954年到1960年已向蒋介石集团的“中国石油公司”投资四百四十一万美元。
6月1日,蒋介石集团经济部公布“台湾各种矿产的分布区域及储量”,列举台湾各地蕴藏丰富的煤、金、铜、铁、镍、锰、钛、硫磺、石油、天然气、石棉等。同一天,美国经济侵略机构——美国国际合作总署决定拨款四百万元在6月间成立“台湾矿业研究服务中心”,大规模展开“矿业资源探查”和“矿产物的有效利用”等“研究及服务业务”。
6月1日,蒋介石集团举行“中央政策会议”,决定把台湾的电价再次提高12.9%,理由是“美方坚持须提高电价,而更现实的是与今后的美援有关”,美国以大量投资控制了台湾电力公司后,几年来已先后五次胁迫蒋介石集团宣布增收电价,以便掠取暴利,这次是第六次了。
物价飞涨、工厂倒闭
蒋介石集团饮鸩止渴接受“美援”,不但不能解救它的经济困难,反因经济权利外溢而愈来愈泥足深陷。台湾人民更受到了深重的“美援”灾难。
这里,且看看6月1日台湾发生的事:
这一天,台币官价再次宣布贬值,由台币三十六元兑换一美元,贬为台币四十元兑换一美元。这是1958年以来台币官价第三次贬值。
这一天,台湾物价继续上涨。在花莲市,大米飞涨至台币九十四元一斗,比一个月前上涨了十七元。台北市的杂粮价格也飞升。
在美国资本的排挤打击下,台湾民营工商业的处境愈来愈困难。6月1日,台北市《联合报》发表消息说,台湾最大的民营工厂——有四千多工人的高雄市唐荣铁工厂负债五亿七千多万元台币,将要“宣告破产”。蒋介石集团高雄市的警察特务机关已“在唐荣铁工厂内成立安全监护小组,防止工厂现有资产的转移”。《联合报》又说,台湾各地已有二十一家营造厂停业倒闭。原因是台湾居民普遍无力新盖或修理房屋,使营造商“生意惨淡”。
苦难的儿童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在美国铁蹄践踏下的台湾,广大的少年儿童过着血泪斑斑的生活。
这一天,台北市《公论报》以《平凡的故事》为题,发表了一篇新闻通讯:“……她是一个不幸的弃婴,她给残忍的妈妈,在昆明街把她交给一个女童,妈妈拜托女童抱一抱,便一去不返,女童抱着哇哇叫的女婴,等那女婴的妈妈回来,谁知一直等到黄昏时候,女婴的妈妈还不回来,女童也急得哭了,后来女童的妈妈就把女婴送到台北市昆明街警察派出所处理……”。配合着这则通讯,还登载了这个约一周岁饿得极瘦的女婴的照片。弃婴,在台湾太多了。这类令人心酸的人间惨剧,《公论报》也只好称做“平凡的故事”。
在“平凡的故事”旁边,《公论报》用四号字的一栏小标题:“母死父出走,孤雏待援助”,刊登了另外一则消息:
“(本报宜兰讯)此间罗东镇发生母死父出走,家中留下五个孤雏,生活无着,嗷嗷待哺,每天用白开水充饥的悲惨故事。这群失恃又找不到父亲的孤儿,是住在罗东镇中山路一百九十七号,出走的父亲名彭瑞春,乃妻彭莲春于去年11月死去,遗下子女五人,最大长女十四岁,最小未满七个月,由于家贫生活困难,彭瑞春乃于一个半月以前,抛下五个孤儿前往乌来谋生,在寄回一百五十元后,音信渺无,现这区区一百五十元之款,早已用罄,一群孤儿断炊已有旬日,而且邻里又都是贫困人家,虽想予以接济,亦感心余力绌。……”
“戒严地区”的反美怒潮
6月1日,下午三点钟,基隆港二十多艘渔船冲进被侵台美军划为“军港戒严地区”的海面捕鱼。蒋介石集团基隆港警所的“保安警察”鸣枪制止,被愤怒的渔民围殴。警察多人重伤。夜深,基隆大雨,侵驻基隆的美军和宪兵以及蒋介石集团的军警特务机关,害怕这一反美事件扩大,冒雨在各交通要道加设岗哨,大批警车不断巡逻,实施紧急戒严。
“戒严地区肇事,渔夫围殴警察”——次日,台北《征信新闻报》以此为题报道了基隆渔民这一反对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事件。
这是台湾人民近来爆发的上百件反美斗争的一件。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