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甘蔗之歌——读《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1
第8版()
专栏:书评

甘蔗之歌
——读《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吴岩
甘蔗和蔗糖,在古巴的诗歌里占着一个特殊的地位。纪廉看来,游行队伍里高高的姑娘们,“宛如纯洁的甘蔗林”。胡里奥·马特奥为古巴各族人民的肤色取譬时,突破了根深蒂固的“雪”与“白”的联想,这样写下他的诗行:“蔗糖般的白人,咖啡般的黑人,安的列斯的自由的混血儿,都勇敢地站起来了。古巴要成为古巴的。”
更加意味深长的是纪廉的另外一首短诗。短诗写的是诗人、雇农和甘蔗在招展的红旗下守着哨岗;开头四行,诗人像跟女儿说话似的道出同甘共苦的深情:“哦,细长的甘蔗秆呀,你那样胆怯,在发出沙沙的喧响,为了不让你再做奴隶,我就紧紧地靠在你的身旁。”
(注)甘蔗在这里已不是简单的甘蔗,而是关系着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关系着革命斗争和胜利果实的美好的象征了。怪不得纪廉管这首短诗叫做《古巴的歌》。
《要古巴,不要美国佬!》这本拉丁美洲诗集里,有四十四首是古巴诗人的创作,它们广泛地反映了最近两年来古巴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而其中涉及甘蔗和蔗糖的诗篇,便是可以窥见全豹的一斑,如果我们多少懂得甘蔗在古巴人民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它在他们心里所激起的那种炽烈的感情对诗歌的感受可以深一些!(不懂得呢,也不要紧,这些诗歌会帮助我们懂得的。)
可不是吗?那波里用九节“十行诗”给甘蔗写下了传记,题曰:《甘蔗的起源、变迁、痛苦和荣耀》。原来甘蔗来自外邦,与甘蔗俱来的是殖民者,甘蔗繁茂成长的时候,也就是殖民主义生根的时候,也就是印第安人濒于灭亡、黑人流血流汗的时候,诗人慨乎言之:“从奴隶手里涌现出一个国家”。这之后,“帝国主义美国佬给你套上单一作物的镣铐,一年中间三个月你才有生气。外国佬霸占了你的甜蜜,人民尝到的只是痛苦。”如今,荣耀的甘蔗啊,“如今你的脉管里全是解放的琼浆,”“收割时飞溅的糖蜜,滋润了我们的心房。”在一定意义上说来,甘蔗的历史几乎是古巴的历史,如今历史按照它的必然性向前发展了,诗人们站在历史的新阶段上,抚今思昔,情不自禁,自然要纵声歌唱甘蔗,歌唱生活的甜味,祖国的黎明。
事实上,围绕着甘蔗和蔗糖的斗争是够复杂够尖锐的,这就不能不引起诗人们的关注。美帝国主义曾经一方面轰炸古巴的甘蔗田,一方面派外交人员邦沙尔去古巴,硬软兼施,妄图迫使古巴放弃土改,不触动美国蔗糖企业所霸占的土地。曾经在《不,先生》一诗里以嘻笑怒骂回答了说客邦沙尔的纪廉,正面歌颂了土改,道出了古巴人民的决心和意志:“我们的土地由我们自己播种,自己播种!世界上任何力量不能破坏我们的团结,也不能改变我们航行的方向。”
美帝国主义也曾经梦想在经济上困死古巴。它停止“美援”,停购古巴的蔗糖,它在古巴的石油厂也停止炼油。古巴人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了清除帝国主义统治的经济根源,古巴革命政府没收了美帝在古巴的全部企业。纪廉为没收糖厂而欢呼:“啊,古巴,我已看到雷云在降临;我已看到兀鹰惊慌了;我已看到羁轭粉碎了;我已看到棕榈在成长,成长;人民在歌唱,他们唱的是:——菲德尔实现了马蒂的诺言。实现了。”至于美帝拒绝进口古巴的蔗糖,那波里在《世界多么广阔》里说得好:“我的蜜糖的大河,卑劣的你加以拒绝,你看不顺眼,想使它变成泪水,它却通过黄金的河道,流向社会主义世界。”诗人欣然说到遥远的地方千百万人民将从古巴的蔗糖中领略古巴人甜蜜的心意。“古巴人和各国人民建立了兄弟般的友情,古巴伸出的手臂在海洋上架起了桥梁。”
那波里喜欢写到糖,写到新生活的甜味。他在一首描写总统、总理等政府领导人帮助收割甘蔗的歌谣里写道:“我想尝尝司令割的甘蔗,一定更甜,确实更甜:因为它含着社会正义!”他在《古巴要自由》一诗里写道:“古巴要成为马蒂的古巴,要成为菲德尔的古巴,外面跟糖浆一般甜蜜,内里像红宝石一样坚硬。”那波里后面那两行诗,也可以移用于古巴诗歌创作的诗色;在明朗欢乐的调子里,透露着力量,红宝石一样坚强美丽的力量。
这种诗歌创作上的特色,其实就是古巴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的真实的反映。那波里在他的《民兵之歌》里写道:“美国佬、狗腿子、叛徒侵犯我们湛蓝的海滨,我以痛击相迎。他们在我手下纷纷败落,好似紫罗兰花瓣……”4月间美帝国主义组织的雇佣军的入侵,不是以自己的失败,证实了古巴诗人的豪言壮语,证实了古巴的诗歌正是真实地反映了古巴人民的昂扬斗志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吗?
(注)本文所引诗句,除此节见于《我们的怒吼》外,其余均取自《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