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让青年社员成为种地把式——联民大队组织青年学习生产技术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2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让青年社员成为种地把式
——联民大队组织青年学习生产技术的经验
本报记者 陈向东 熊铮彦 胡瑞松
上海市松江县城东公社联民大队的青年社员,最近纷纷拜师学艺,认真向老农学习生产技术。全队缺乏生产技术的三百九十多个青年中,有二百一十四人已和有经验的社员签订了师徒合同,下决心要使自己成为项项农活都“拿得起”的人。
两个多月前,这个大队的青年拜老农为师、学习生产技术的活动,还只在一个生产队展开,参加学习的人数不过二十二人。由于大队党支部和大队管理委员会的启发、诱导和做了较周密的组织工作,短时间内,青年学习技术的活动就遍及各生产队,参加学习农业技术的青年也迅速地增加了。
联民大队主要种植水稻,是全国水稻模范陈永康的家乡。全大队一千四百个整半劳动力中,十六到二十五岁的男女青年共有四百五十七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以上,是生产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可是,他们之中只有14%的人能够拿得起农业生产上的各项技术活;31%的人仅能够做一、两样;其余青年对落谷、插秧、做稻田小岸、整理秧田、绞犁耙索、撒肥田粉、排水车、堆稻垜等水稻种植的重要生产技术不熟练,或者基本上没有掌握,从而不能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生产队由于干技术活的人手不足,安排农活往往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农活集中的大忙季节,常常感到顾此失彼。而近年来,对耕作要求更加精细、适时,因此组织青年学习生产技术的问题,被尖锐地提到了这个大队的面前。
随着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的深入贯彻和经过去冬今春公社建设经验的较系统总结,广大社员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更高了,青年人为了使自己能够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始有了学习生产技术的迫切愿望。联民大队及时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把组织青年学习生产技术的工作领导起来了。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习热情
在组织青年社员学习技术过程中,大队党总支和大队管理委员会,首先加强了对青年人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对学习技术、掌握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热情能持续高涨。
第一,通过总结过去生产中因社员操作技术高低不同而造成两种后果的经验教训,反复向青年人说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例如,第九生产队去年单季晚稻追施肥田粉时,技术熟练的社员撒粉抛得开、撒得匀,他们负责撒粉的稻田稻苗一片翠绿,生长茁壮;而技术不熟练的青年林金余负责撒粉的三亩稻田,有的地方撒得太多,稻苗疯长,有的地方又没有撒到,稻苗依然黄瘦,收获时这些田每亩平均比其他土质、水利、耕作等条件基本相同的田减产五十多斤。在许多类似的生动事例面前,青年人对学习生产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有的人感慨很深地说:“要把关系到全国人民吃饭穿衣的重担挑起来,只凭一股热情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真正的本领。”
第二,针对部分青年在学习生产技术上存在畏难情绪和有时对老农尊重不够的缺点,他们以本大队女青年陈引芳不怕困难、虚心学习,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事例,教育青年。全县红旗青年突击手、共青团员陈引芳早在1957年就拜队里老农杨雪桥为师,她有“失败一百次,也要学会它”的毅力,并恭恭敬敬地听师傅指点,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终于学会了犁田、做秧田、落谷、插秧等技术性较强的农活。经过教育,队里其他许多青年人表示决心,要把陈引芳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第三,为了进一步鼓励青年学技术,各生产队分别开展了选举生产能手的活动,共选出思想好、技术高、生产上贡献大的生产能手四十三人。由于选出的生产能手大多数是老农,使老农得到很大鼓励,也增强了青年人对老农的尊敬。第九生产队在选举生产能手大会上,当场就有十个青年人拜老农为师。
青年虚心学 老农认真教
在加强对全队社员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联民大队对组织青年学习技术的工作,又作了具体安排:
(一)在大队统一领导下,各生产队尽量给青年学习技术以方便和帮助。例如,安排师傅与徒弟二人同在一个劳动作业组内,以便边教边学;在组织青年认师和老农收徒时,还考虑到双方的性格是否投合,徒弟家长与师傅的感情是否融洽,等等。为了鼓励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评工记分上,也给以合理的照顾,使他们不会因为教学中发生返工、误工而过多地影响收入。对于师傅的报酬,各生产队还经过社员大会讨论,给予补贴工。
(二)各生产队制订劳动定额时,严格区分技术工和一般工,以鼓励社员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三)各生产队确定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适当安排青年担任各种技术活,使他们通过实践不断得到锻炼。同时,大队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协作,组织了一部分青年社员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使这些青年的实践经验和农业科学理论结合起来。
这个大队经过上述一系列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青年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热潮迅速形成。现在,全大队除了青年、老农签订师徒合同展开教学活动以外,父亲带儿子、丈夫带妻子、熟手带生手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也逐步展开。
由于教的人认真,学的人虚心,全大队已经有一百五十个青年社员新学会了一到两样技术活。老农的心情也格外舒畅,许多老农满意地说:再过几年,这些小伙子的生产技术要比我们这些老头子更高超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