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合理施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4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合理施肥
中共安徽舒城县委第一书记 史元生
我们最近结合总结1960年农业生产经验,对施肥问题作了一些调查。调查中看到,肥料施用合理与不合理,中间大有文章。肥料合理施用,在当前肥料数量还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肥料的合理施用,涉及方面很多。我们调查中,主要是研究了肥田与瘦田、近田与远田应该怎样施肥的问题。由于施肥方法不同,同样数量的肥料,得到的产量却完全两样。河口公社牌坊大队的顺义生产队和靳家生产队,毗界相邻,土质基本相同。顺义生产队去年根据本队肥源和田底情况,采取肥田少施、一般田多施、瘦田和远田增施的施肥方法,做到看田施肥、亩亩有肥,结果水稻普遍增产。一百三十五亩水稻,平均亩产四百八十一斤,最高亩产四百九十五斤,最低亩产四百五十斤,高低仅相差10%。靳家生产队去年的总施肥量不少于顺义生产队,但施肥时肥田近田多施,一般田和瘦田少施,还有四十二亩白水栽秧;收获时一百三十亩水稻平均亩产四百二十斤,肥田最高的亩产五百五十斤;而瘦田最低的亩产三百二十斤,差距达41.8%。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又在城北公社石岗大队,选择了两块田底不同、施肥量相同的水田作了调查。两块田一肥一瘦,面积都是一亩八分,去年种的都是中稻,施肥量都约在一百一十担左右。但肥田单产四百四十四斤,比前年增产10%,瘦田单产三百五十五斤,比前年增产30%。
当然,土地产量的高低,增产幅度的大小,有多种原因,但施肥合理与否,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群众在这方面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一般都知道瘦田、远田底子薄、需肥量大,增产潜力也较大;而肥田、近田底子足、需肥量低于瘦田,增产潜力也较小,从增施肥料提高产量来说,肥田、近地的增产幅度就不如瘦田、远地。
从我县的情况看,虽然绝大部分地区一般是注意合理施肥的,但有些地区仍存在程度不同的施肥不合理现象。4月初,我们在西垱公社靠山大队检查积肥工作时,就发现这个大队龙墩生产队近村庄靠塘边的十二亩水田,当时已经挑了两次塘泥,每亩达二百五十担,而三十多亩远田,却粒肥未施。根据我们的调查,类似的不合理施肥现象所以存在,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有些干部对小面积与大面积的关系处理不当,抓了少数好田,忽视了其余的田,肥料使用,畸轻畸重,群众称这种作法是“一头重一头轻”、“好了小一斗,孬了大一石”;(二)有的干部对生产队提出的施肥要求偏高、偏急,生产队因为肥源不多、劳力不足,往往就施了近田,丢了远田;(三)有的生产队运肥工分定额不合理,没有根据运肥远近,确定工分报酬,影响了部分社员给远田施肥的积极性。
为了做到合理用肥,今年我们县许多生产大队通过和生产队商量,并发动社员群众广泛讨论,制定了施肥的具体措施,做法一般是从落实“三包”入手,大队按各生产队的土质和水利等条件逐田定产,核实包产,这样,就促使生产队大找增产门路,多从肥字上作文章,力争超过包产指标。如西垱公社龙山大队各生产队通过排队标账,把五百多亩远田薄地的施肥任务,采取定数量、定工分、定时间的办法包给社员去做。由于工分定额合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过去一贯不施肥的红毛冲薄地,今年也全都施上了肥。其次,分别缓急,计划施肥,一步跟一步,步步扎根,既照顾到肥源,又扩大了施肥面。第三,县和公社在分配商品肥料时,注意照顾瘦田、远地较多的低产地区。如干镇公社在供应化肥时就适当分给蔡店、石井、龙山三个低产大队多分配一些,使这些队的远田薄地都施上肥料。
我们县许多社、队由于合理用肥,有效地扩大了施肥面积。根据不同地区典型调查,今年我县栽插的中、晚稻,施肥面积比去年扩大了25%,为今年全面平衡增产打下了可靠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