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李武昌是怎样“把关”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4
第3版()
专栏:

李武昌是怎样“把关”的?
上海机床厂通讯组
上海机床厂铸工车间潮模工部老工人李武昌今年五十五岁了,他从十四岁当学徒起,已在翻砂岗位上工作了四十一年。1954年,厂里加强技术管理,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因为他技术水平高,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就任命他当工部检查员。
既检查又帮助
李武昌在工作中十分认真,铸件稍不合格,就向操作工人提出来。他经常收集研究有关质量问题的情况,在工部大会上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为了引起大家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他还收集各种废品,在车间门口开小型展览会。
他这套作法确有成效。但后来他发现,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不能单纯地“把关”,还应该很好地帮助操作工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他自己的经验,砂型做得好坏,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他就首先在这个环节上下工夫。有一回,青工罗守林在做一种“体壳”砂型,为了想多干些活,“盖箱”和“底箱”的竖线没对准就加工起来。李武昌发现了,就立即向他指出这种作法不对,并且帮助这个青工改进模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由一箱做一只改为一箱做两只,提高效率一倍以上。罗守林感动地说:“李师傅真是想到我心里去啦!”
培养新手
1956年以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这个厂的生产发展很快,操作工人大都是新进厂的青年。为了防止发生质量事故,李武昌便满腔热忱地和其他老工人一起,培养青年工人。他经常给青年工人上技术课;在实际操作中,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发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分析出原因才肯罢休。他还经常循循善诱地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想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艺徒陆金福有一次在干活时出了废品,想在李武昌面前蒙混过去。李武昌发现以后,诚恳地对他说:“出个把废品不要紧,只要找到原因就能改进。如果不承认自己的缺点,以后就无法改进了。”他以自己年青时在旧社会里怎样挨打受气、怎样偷偷学手艺等经历,启发陆金福好好学习,认真工作。以后,陆金福果然有了进步。这个工部的许多青年工人现在都摸到了李师傅的脾气,出了废品就自己分析原因,主动向李师傅汇报,争取他的帮助。
李武昌为了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自己也积极钻研技术。最近几年,工厂制造高精度机床越来越多,各种铸件的技术要求愈来愈高。他便经常和操作工人一起劳动,一起攻关键。今年三月间,有一种“拷克”零件报废率比较高,车间技术组研究了设计、工艺,都没有发现毛病。为了攻克这个关键,李武昌和操作工人一起,从外模砂型开始一道一道工序找下去,一直找到最后一道工序,也没有找出毛病。这时候,最后一道“扣箱”工序的青工宋文龙正在落“坭芯”,李武昌就蹲下去和他一起做起来。宋文龙劝他不必亲自动手,李武昌笑笑说:“我以前没有做过,不做一做怎么知道它的脾气!”这样干了一阵,到通“气眼”时,毛病终于被他发现了。原来宋文龙通“气眼”用的工具太细,到浇铁水时,热气散不出来,就像一个人的鼻子塞住了一样,造成铸件报废。找到病根,问题就解决了。
做人的工作
李武昌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有些质量事故并不全是技术上的原因造成的,人的思想情绪往往对质量有很大影响。有一次,李武昌发现,造型工范耀根在做一种老产品时,在砂箱上少撬了几个螺丝。他想,范耀根平时对质量很重视,为什么今天这样不当心?他一边帮助撬好螺丝,一边观察范耀根的情绪有些不正常。李武昌就问:“小范,你像有啥心事?”范耀根开始还不肯说,经李武昌再三询问,才说是家中小女孩生病,有点心不定。李武昌知道他刚满师,经济上本来不宽裕,现在小女孩生病,可能有困难,就从自己口袋里摸出几元钱塞到范耀根手里,叫他马上送小孩去看病。他又向领导反映,及时帮助范耀根克服了这一暂时困难。这事使范耀根非常感动,干起活来精神更加集中了。
李武昌从实践中懂得,检查员不仅要做技术工作,还要做人的工作,做思想工作。他对人说:“产品质量除了要靠制度保证外,更主要的还是要靠人。因为活都是人干的,人的思想一松,质量就会落空。”因此,他平时注意研究职工的思想动向。
李武昌所在的这个工部,产品质量最近提高很快。5月份内外废品率只有2.77%,几乎等于规定指标5%的一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