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谒“遵义会议”纪念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6-29
第4版()
专栏:

谒“遵义会议”纪念馆
本报记者 张之遴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周年的前夕,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拜谒了“遵义会议”纪念馆。
纪念馆是一幢青灰色的两层楼房,座落在贵州遵义市老城,是“遵义会议”的旧址。它面对红花岗,背枕湘江河,与风光绮丽的纪念公园毗邻。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后,党中央就在这座楼房里,召开了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从此,这幢普通的楼房,便和中国革命的胜利紧紧联结在一起,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会议室设在楼上的东厢房里。房间不大,只有二十平方米左右。室内陈设也十分简朴,仅有一张板栗色柏香木长桌,十几张形式不同的椅凳和一架老式挂钟。楼下是革命文物陈列室,陈列着红军在贵州境内散发的各种布告、文件和标语,以及红军遗留的武器和赠送给群众的礼物。其中,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十大政纲》、《中国共产党中央告民众书》、红军歌谣、识字课本、步枪、马刀、五星手榴弹和锅、瓢、碗、盏、衣物等等,共有十类三十九种九百余件。这数百件文物史料,按红军自湘边入黔后的各个历史阶段,分别陈列在四间房子里。这些文物史料,无论是一幅画、一条标语或一份文件,都是一首壮丽的史诗;一只碗、一双鞋或一段布料,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第一陈列室里,我们读到了一首亲切、质朴的红军歌谣。歌谣写道: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在另一个陈列室里,我们又读到了侗族青年杨和钧的几首短诗。其中有一首题为《板壁上的指南》的诗写着:“……人人的目光都投向板壁上,因为板壁上有农民的指南。这指南是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它召唤穷苦农民站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夺政权,扛起枪把东洋鬼子赶下海洋。”这两首诗,鲜明地印证了红军播下的火种,已在人民群众中迸发出了强烈的火花,使人们树立了坚强的信念:红军决不是“过路太阳”,终有一天,欢乐的歌声,会重新在苗岭、乌江升起;而且唱得更响、更欢。因此,许多群众甘冒坐牢或被枪杀的危险,把这些文献保存了下来。在第一陈列室里,有几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十大政纲》、《中国共产党中央告民众书》等红军布告,就是薛正万老人保存下来的。薛正万是仁怀县人,当年他从红军手中要了这几份文件。红军走后,反动派曾竭尽威胁利诱之能事,要他自动交出来。老人不但不理睬,相反地还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布告装订成册,用一个竹筒牢牢密封起来,时而藏在墙壁缝里,时而移到草房顶上。老人临病危时,才像传家宝一样,把它拿出来交给儿子。他在去世以前,还不时把布告念给全家人听,并对家人说:有共产党和红军,“干人”总有一天会出头。
文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量众多的、洋溢着军民之间骨肉情谊的各种用具和杂物。其中,有红军赠给年老的祖父,以后又代代相传,被当成女儿、孙女儿珍贵的嫁奁陪嫁的手饰匣和绣花荷包;有赠给善良的母亲,而慈爱的母亲又把它作为对儿子成长的祝愿,让它伴着儿子成长的马灯……。黎平县敖市镇的邓成莜老大娘,至今还在用当年一位红军首长送给她的夹衣里布,给孙儿做帽子戴。这并不是因为老人舍不得给孙儿“添新”,而是用它来表达自己对红军永志不忘的心情。在纪念馆的文物记录卡片上,简要地记述着这个故事:那是一个风雪天,我带着三个失去父亲的孤儿站在门口,冻得索索发抖。几个红军围着我问长问短。这时,一位骑马的长官从门边经过,他看到后,就问是什么事情。有一个红军和他说了后,他二话没说,就从身上脱下了这件夹衣,双手递了过来。我当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看那几个红军,又望望这件衣服,连那长官的姓名也忘了问。直到他们走后,我才想起一句话来:“你们多好呵,早点回来吧。”……而今,夹衣面早已被她的三个儿子穿坏了;她又把里布剪了一块,留给了孙儿。纪念馆里,只剩下一段麻花色的夹衣里布,向参观者叙说着红色子弟兵爱人民的动人事迹。
站在纪念馆楼上凭栏远眺,红花岗、红军坟等革命遗址历历在目。从前廊望去,那座巍峨的岗峦,就是当年鏖战的红花岗,它闪烁着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巨大光辉。据史料记载:从娄山关到红花岗,红军共歼灭敌军四个师八个团,取得了长征途中第一个重大的胜利。如今,这里已是花枝掩映,松柏长青。绕过后廊,小龙山上的烈士陵园尽收眼底。那里,静卧着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党的优秀儿子邓萍同志。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的参谋长,红军二进遵义时,就牺牲在这座山上。在邓萍烈士的墓侧,就是那座充满了神话色彩的红军坟。关于这座坟墓,流传着这么一段故事:一个年轻的红军卫生员,因到十几里外的深山里为一个老百姓治病,没赶上队伍,被反动派杀害了。当地群众感恩怀德,掩埋了这位战士的尸体,垒起一座红军坟。以后,有一个人患了感冒,在红军坟上扯了一把草药,熬了些姜汤喝,病竟好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这个红军战士生前为民医疗疾病,死后英灵不泯,坟上又长出百草治病救人。消息传出,烧香化纸、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还有人在坟上献了一幅“红军大聚,人人鼎敬”的红色锦幛。这事被当时的伪专员高文伯知道后,勒令伪保长把红军坟连根刨掉。黄土好刨,人们心里的忆念却永远刨不掉。于是,你刨,我垒,你今天刨,我明天垒……群众自发地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护坟斗争,一直持续到反动派束手为止。
“遵义会议”纪念馆,就是以这样许许多多令人感奋的、发人深省的活教材,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瞻仰者。自1956年开馆到现在,参观者达三十四万七千多人。在他们中间,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学生、机关干部和居民,也有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兄弟国家的贵宾。省内以及四川、湖北等省有些大、专学校,在讲授党史中有关“遵义会议”的部分时,曾派专人来纪念馆搜集资料。当地驻军在贯彻“三八”作风时,也把纪念馆当成重要教材,组织官兵参观、讨论。许多过往旅客,常常在深夜停车宿夜时,还挤时间来馆参观。这里,已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