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高育海广泛联系群众掌握思想动向及时进行教育 树立防灾思想 争取生产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04
第2版()
专栏:

高育海广泛联系群众掌握思想动向及时进行教育
  树立防灾思想 争取生产主动
一张载有“魏家湾生产大队从坏处着眼先发制灾”消息的山西日报,引起了山西临县玉坪公社党委书记高育海同志的沉思。魏家湾生产大队属玉坪公社,那里怎样做好生产两套安排的情况,高育海是完全了解的。现在,引起他沉思的是:其它一些生产大队是否都做得像魏家湾那样?魏家湾的这种主动精神,是否贯彻到公社所有部门的工作中了?“对,应当下去和老朋友们拉一拉。”他这样想着。
老朋友上门送情况
这当儿,从公社大门口进来个呼唤“玉锁”的汉子。不用问,公社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这是高育海的老朋友——姚家山大队保管员李恩庆来访了。
高育海听见有人呼唤他这小名儿,眉宇间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他放下手中的报纸,忙走到大门口,拽着那汉子的手,接待到党委办公室。李恩庆还未坐定,就气呼呼地说:“老弟呀,你看我那小子不成器啦,非得你管教管教不可。”
“你的儿子不是当着生产队里的头儿吗?怎么,近来有些变化吗?”高育海笑眯眯地追问道。
“他要不是领着几十口人的家业,搞好搞坏我才不管呢?他看见今年庄稼长得好,大伙做活又卖力气,自己领导得有了点成绩,就慢慢儿帽缨炸了。大队知道我们队的小日月(注:即成熟期早的作物)种籽留得少,建议和别队调换些,他都顶回去了。”
“他怎么个顶法?”
“他向大队长说:‘今年庄稼都是实打实的苗子,备那些小日月种籽做啥?心操得太细啦,连根头发也能破几瓣。’”
高育海嗬嗬地笑了。他深深地感到,老朋友的话是值得注意的。魏家湾的新闻,反映了应该如何防灾;老朋友的话,却反映了少数人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麻痹心理。
高育海送走老朋友,就把党委会干部召集到一块,开了个小会,决定分头下去进行调查研究,教育干部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更好地贯彻和推广魏家湾的防灾经验,做好两套安排。会后,高育海便到张家圩等大队去了。
随时注意群众思想动向
每次下乡,高育海很少骑车子。一来因为这山区道路坎坷;二来不管在哪里,都有他好多的朋友。遇到朋友,他就想在一起干活,拉拉话;朋友们也想和他谈谈心事。因此步行起来,他倒觉得方便多了。可不,一出公社大门,就有好多人和他搭话。半道上,他碰见枣林大队一个配种员,赶着只乌克兰公猪,配种员看见高育海哭丧着脸说:“高书记哪,昨儿在后沟里配种,多配了几只,今儿,才走几里,猪就腿软的走不动了。”高育海由于心里挂记着两套安排的事,出口却问:“猪的问题,你们是否作好了两套安排?”配种员被问楞了,反问道:“你说什么?”高育海也觉得这句话问得有点突然,就笑了笑说:“如果农业遭了灾,你们如何保证‘守住阵地’?如果收成比较好了,猪仔又如何发展?”配种员吐了吐舌头说:“高书记哪,不瞒你说,以前我们是做着两套安排的,后来,一看这遍地的庄稼好,就忘了这码事啦。反正我这猪配下的猪仔,免疫力很强;若说遭下灾保证不死,那也难说。”高育海叫他到公社找通讯员李贵发,让李贵发给他找个喂猪的地方,让猪歇歇再走。配种员?猪走了,高育海却受到了新的启发。他想:在庄稼长得好,群众情绪高的情况下,农业方面有盲目乐观情绪,畜牧业和其它各业也可能有,他觉得问题严重,责任重大,脚步也走得格外快了。
参加劳动摸清底细
高育海没有照直进张家圩村,他知道这时候社员都还在地里。于是,他越过一道溪流,翻上了梁。但见这吕梁山丘的梯田上,人们摇耧的,拉碌砘的,翻粪的……忙着播种晚秋作物。大伙见高书记来,亲热地打着招呼。高育海习惯地接过了耧把,?喝着大犍牛,咯嗒咯嗒地摇起耧来。他边摇耧,边和大家谈话。高书记一来,田间热闹了许多。在谈笑声中,有两个社员的议论,引起了高育海的注意。一个说:“谷子该定苗啦。”一个说:“一次定就,还是两次?”“一次呗,两次太麻烦。”高育海支楞着耳朵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他觉得,姚家山老朋友关于不备小日月种籽的反映,与这个一次定苗办法,兴许是一个蔓上结的两个瓜,同出于一个思想根源。他想听听多数人的意见,于是喝住大犍牛,回头向大家问道:“究竟一次定就好,还是两次好?”没料到这一问,引起了人们一番热烈的议论:
“一次呗!就凭这底墒,谷苗子满可长出垅沟;一出垅沟,晾开了风,天再旱些,也伤不着苗子。两次定苗,那才是自找麻烦哩!”一个虎彪彪的小伙子,拉着碌砘飞也似地赶上来,得意洋洋地说着。
“咱可不同意郝生有说的,明明两次定苗比较牢靠嘛!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谁可知老天爷以后是旱还是涝?”老社员曹殿成不慌不忙地说。
郝生有这小伙子听着有人反驳,脸涨红了,强辩的说:“凡事总不能老往歹处想嘛!今后全是一大堆的灾,那咱就停了耧,别种啦!”
高育海打量着这小伙子,仿佛看到姚家山老朋友父子在争论似的,心里恍然大悟:“噢!这原来是目前存在的两种思想情况,带有普遍性,只有迅速解决这个矛盾,才能确立“防”字当头,两套安排的思想,才能使今年的收成建立在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上。他为了从各个角度更多地听到群众的意见,就接着小伙子的话头说道:
“今后就是一大堆的灾,咱们也不能停止下种呵!要知道咱们是公社社员,有党和毛主席领导,难道咱们还不能克服困难吗?”
小伙子一变刚才的怒容,格格地笑了,说:“高书记!你的话挑住我的心病啦,咱就是怕灾的一个。去年,担水抗旱多半年,真把咱‘抗’怕了。现在嘛,一提防灾,咱就觉着肩膀疼呢!”
大伙一听,都哄地笑了。高育海没有想到,小伙子对他的话会有这般反应;也没想到人们对防灾还存在着一种厌倦情绪,还以为单有麻痹思想呢。
高育海看着大伙有点累,就“呜”了声大犍牛,牛乖乖地停下来。活停了,话却像抽不完的丝,越扯越长:
“咱公社就是力量大嘛,大伙都记得:1959年高粱泛红了穗子像罐子粗,一场冷蛋,打去了大半。亏着咱公社事先有准备,事后组织大伙上地细收,才把粮食拣回来……要是把那灾挪在解放前,咱庄稼人可没活路啦!”
“今年,大伙都同意公社的建议,预先防着老天爷这一手。可是有些人,看见大伙干劲大,做活质量高,粪土上的足,加上老天爷下了几场及时雨,庄稼见风长,就忘了老天爷不给下雨的时候啦!”
“…………”
抓住问题及时教育
高育海听了大伙的话,心里越透亮了。他觉得,应该让全公社的社员,都知道“防”字当头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解决迟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他辞别了社员们,连忙赶回去。公社党委经过研究后,决定就这个问题立即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三天后,姚家山大队保管员李恩庆又来到公社,这回却是满面春风,一见高书记就说:“老弟呀,我那小子可听话啦。他向兄弟队换回五百斤小日月种籽,还说:‘咱们也学习人家魏家湾,如遇上个天旱雨涝的,就把这些种籽种上。’”
(永利、宝明、泰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