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访革命圣地南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04
第4版()
专栏:

  访革命圣地南湖
  卢良 邵昶 岳桦
“七一”前夕,我们访问了革命圣地南湖。
仲夏的南湖风光十分秀丽。绿色的湖面上,有一片密集嫩绿的菱田。湖中心有一个树木苍翠的小岛,绿色的烟雨楼就高高地矗立在这小岛上,湖中游船来来往往。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的地方。为了纪念南湖这段光荣的历史,1959年,中共嘉兴县委和县人委在这里建立了革命纪念馆。
我们来到烟雨楼,看到了南湖全貌:辽阔的湖面上,荡漾着一艘艘的游舟,阳光透过群树的空隙,照着五光十色的楼台,湖面上一个个波波折折、红绿相映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十分漂亮的图画。四十年前的那只丝网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为了使南湖丝网船在中国历史上永远发出光辉,中共嘉兴县委特地按照当年丝网船的模样,仿造了一只单夹弄丝网船,停靠在烟雨楼南边的湖面上。这是一只十四米长、二米八宽的大船,船身涂着紫光漆,楹梁、屏风、门窗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船两侧有两排明亮的玻璃窗,前舱搭有凉棚,后舱设有床榻,中舱是一个宽敞的客堂,中间一张方桌,两旁摆着靠椅、茶几。“一大”会议就是在这丝网船的中舱举行的。按照当年会议的布置,这里陈设着十二位代表的座位。
踏上丝网船,无比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遥想四十年前,代表们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船舱里庄严地通过了党章,选举出了党的中央机关。……丝网船啊!你是一只永远闪灼着光辉的船,是一只满载着希望和理想的船!四十年来,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国家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啊!
说起变化,那无论如何是书写不尽的。就拿南湖来说吧,这个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名胜,在解放后十余年来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光辉青春。南湖风景以矗立在湖心小岛上的“烟雨楼”最著名。“烟雨楼”始建于公元940年前后,到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才开浚城河,运土填入湖心,次年将烟雨楼从湖岸迁建于湖中的小岛上。1918年,又用鸦片烟的罚款建成了大楼。……在解放前,烟雨楼一直是供反动统治阶级享乐的处所。1938年,日寇曾把它作为伪华中铁道食堂,整个建筑被弄得更加破烂不堪。1949年5月,南湖滨升起了红太阳。党和人民政府对这一革命历史纪念地十分重视,经过两次大检修,使湖光景色焕然一新,除原有古迹文物受到妥善保管外,湖畔新开辟了湖滨公园,搭彩桥、建凉亭,栽种了各色树木花草。渡口新建了“休息室”,内有清同治年间秦敏树画的嘉兴八景石刻。特别是在烟雨楼东面的配间里,增设了南湖革命纪念馆革命历史资料陈列室。陈列着党成立之前有关社会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三方面的历史文物。陈列着“一大”“二大”的各种珍贵的革命文物、照片和图表。房子正中,放着当时毛主席、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等代表的照片。在壁上还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毛主席的题词。
南湖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盛产鱼、菱,菱无角,皮薄肉嫩。解放后,鱼、菱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鱼产量比解放前提高了十二倍;菱的总产量已达到八十五万斤之多。
从四十年的巨变中,南湖人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在南湖上经常飘扬着一首动人的赞歌:
南湖的水啊明如镜,
南湖的菱啊青又青,
千颗菱角一条根,
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
采箩青菱送北京,
送给毛主席尝尝新。……
  (附图片)
  图为南湖景色。湖心的建筑是南湖名胜“烟雨楼”新华社记者 吴元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