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尽究其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07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尽究其由
  顾易之
最近读到唐朝名诗人白居易写的《钱唐湖石记》,很有启发。
这篇《钱唐湖石记》只七百字左右。内容先是概括叙述有关湖的一般概况,以下顺次提到使用湖水的办法;原来的问题和解决的经过;在蓄积湖水和保护堤防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诗人谈到了他把这些内容刻写在石碑上的理由。
诗人未到杭州以前,有过这样的打算:“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未想到结果是“在郡三年,仍(连续的意思)岁逢旱”。这就不得不使诗人对于“湖之利害”,费一番“尽究其由”的功夫了。
“尽究其由”,这个“尽”字,很能表达诗人当时用心之良苦。
从历史上得到的材料,证明了引湖水灌田的必要。“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隄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也有问题:按旧法办事,“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这样“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仍然无济于事。
诗人在作了充分的了解以后,决定采取“修筑湖堤”的办法。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即使的意思,)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为了提高湖水的水位,做到湖、河、田畅通无阻,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提高湖水是为了“决放湖水”,但遭到了激烈的反对。白居易要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就必须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当时,说“决放湖水”不好的理由,主要有四:“不利钱唐县官”;“鱼龙无所托”;“茭菱失其利”;再就是“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前三个理由,是迷信,或者是看问题不全面,很容易反驳。唯独第四个理由,振振有词,易使人裹足不前。试想,一放湖水,则“六井无水”,整个杭州城内的居民都没有饮水,这是多么严重的威胁!这就要看白居易的识见了。
弄明情况,才能下决心。白居易把这种议论斥之为“妄”说。为什么?“湖底高,井管低”,特别是“湖中又有泉数十眼”,即使“尽竭湖水”,也是“泉用有余”的。何况放湖时,须“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所以湖水绝无涸竭的道理。既有湖水“而云井无水”,“谬矣”!可见,白居易对于泉、湖、井的关系,了如指掌。如果不是胸中有数,他真会被这些虚妄的谣传所击败。
大概“六井无水”的情形是有过,白居易也作了调查。那是由于湖井之“中有阴窦(下水道)往往堙塞”的缘故。只要加以注意,“数察而通理之”,就可以保证“虽大旱而井水常足”了。把这一点也指出来,可能诗人的用意是全面的说明有关的情况,使这些虚妄邪说不再乘隙而入,为害于人。“尽究其由”,确是如此。
往下,又谈出了两个情况,促使人们注意:一是“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盗泄湖水以利私田”,为了防止“盗泄之弊”,白居易提出了一些办法。再就是“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决”,要“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把防堤溃的地点、时间、条件例举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是重视实际,断乎不能为此。
事物是错综复杂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还是不能成功。诗人在《钱唐湖石记》的开头,就清清楚楚地写道:“钱唐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左”;对于使用湖水的手续,他提倡一切从方便人民出发。“若岁旱,百姓请水,须……即日与水”,否则,司转县,县转乡,层层积延,“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这些规定,说明诗人的思考是多么周密。这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政客,多少可以起些限制作用。
这篇文章是长庆四年(公元824年)3月写成的。5月,诗人的任期一满,就要离开杭州。为了使他的后任也能贯彻始终,诗人在最后说明了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而且,“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诗人为钱唐湖水,呕尽了心血。难怪他在《别州民》一诗中写道:“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诗人认为这是他对杭州人民最大的贡献。
只有“鳏鳏心所念,简牍手自操”,对人民有着深厚情感的诗人,才能“尽究其由”地为人民做此好事。白居易的出身和时代限制了他,但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事事为人民着想的伟大胸怀,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