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集思广益共订夏锄大计 安阳市开调查会研究秋收作物中耕锄草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08
第2版()
专栏:

  集思广益共订夏锄大计
安阳市开调查会研究秋收作物中耕锄草工作
本报讯 河南省安阳市领导机关最近分别派人到山地、丘陵、平原和低洼地四种地区的八个重点大队,了解了历年夏锄的经验教训和当前夏锄情况。随后又从周围的二十四个生产大队中分头邀请了十七位农业劳动模范、三十个锄地能手、十二名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当地的公社领导干部、大队干部、生产队长、作业组长共一百零三人,开了十五个调查会,对夏锄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找到了一些办法,为做好今年的夏锄工作作了准备。
锄地的功能
在调查中,很多劳动模范、老农介绍了锄地的作用。流寺大队的劳动模范史克文说:“庄稼越锄越旺;要想秋季多收,首先抓好锄地!”在四高村调查会上,到会的九个人一致认为:秋庄稼锄得越多越好。农业劳动模范崔金林说:“谷锄七遍不用碾,花(棉花)锄七遍桃成串,豆锄三遍赛鸡蛋。”在柏涧的座谈会上,大家还翻出去年搞的棉花中耕试验资料:一样地、一样施肥,锄八遍的每株结铃二十一点二个;锄四遍的每株结铃十七点五个。
锄地具有抗御自然灾害、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功能,能把妨碍作物生长的不利因素,变成作物生长的优越条件。干旱的山丘地区的群众说:“锄头有水”,说明锄地可以防旱保墒。许家沟大队最近调查:谷田中耕一次的土壤含水量是6.7%;没锄的含水量是3.4%。柏涧大队锄过的棉花很少死苗;没锄的死苗11%。低洼地区对锄地的体会是:晾墒压碱。南崔庄的历年经验证明:碱地庄稼凡是锄的遍多的都苗全、收成好;锄的遍少的苗多被碱死。综合大家的体会,锄地有十大功能:一、保墒,二、晾墒,三、灭草,四、灭虫,五、破除板结,六、提高地温,七、加速肥料分解,八、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九、便利根系发育,十、防止倒伏。
夏锄贵在适时
在调查会上,大家认为:秋庄稼是在千差万别的不同土壤上和变化多端的夏季气候下生长的。客观环境的变化都对农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锄地贵在适时。地势低洼、又多粘土的易涝地区,就要趁旱锄田,不然一到雨季,遍地是水,不能进地中耕。山丘地区由于干旱没水,土多沙石,既要旱天锄,更要雨后锄。因为旱天锄只能养墒保苗不死;雨后锄则能收大墒促苗生长。平原地带,则要根据当地土壤和浇水情况,适时下锄。
除草务尽
夏锄中最棘手的是草。农民们说:草是和农作物争生存的最大而又凶恶的敌人。现在草已经蔓延起来。洼地辛店公社西苏度大队一千二百亩秋作物中有三百亩都不同程度地长出梭草、茅草、野苇、七七菜、荠荠菜五种杂草,严重的秋田里,每平方米达三百八十四株,高三十厘米左右。因此各片的调查会上都强调“除草务尽”,并且总结出许多比较有效的灭草办法,如:连续刮、随锄随拾、深刨根、种前?、雨后拔、立秋后组织社员采集草籽烧掉、作物调茬等。
改进领导作风
许多调查材料都证明:干部作风对于夏锄的关系很大。崔家桥片在总结夏锄的经验教训中,进行了两种作风、两个结果的对比:李辛庄、杨辛庄两个大队只一路之隔,地形、土壤基本一样,去年的夏锄任务、力量也基本相同,可是由于干部的作风不同,锄地结果也不同。李辛庄大队干部根据当地低洼易涝特点,听取了贫农、下中农和老农所提的:旱天突击锄早秋、雨后抓紧种晚秋的意见,合理安排了锄地和播种等活路,保证了早、晚秋全没荒芜,秋季粮、棉丰收。杨辛庄大队干部不从实际出发,群众要求趁旱天锄早秋地的草,干部硬叫搞不可能完成的抗旱栽红薯,结果红薯没栽成,一下雨早秋荒了,最后粮棉都减了产。
从调查中了解到,某些公社和大队在领导夏锄工作上有了不少改进:一是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自上而下建立了以贫农、下中农为主的老农顾问委员会或小组,经常研究夏锄中的重大问题,如:时间、质量、定额等,根据大家意见,进行具体安排。二是生产大队干部分别固定在生产队和社员一起锄地,一样评工记分,参加夏锄领导夏锄;公社干部也根据工作情况分别住到各片,一面亲自参加夏锄,一面包干领导夏锄。这样,干部们就能够在领导夏锄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