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寻蔓摘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07-08
第3版()
专栏:

  “寻蔓摘瓜”
  张世安
  是“车底”不足吗?
今年3月份以来,煤车供应不上采煤的需要,是抚顺龙凤矿采煤六区生产上的一大障碍。每天人们在区生产调度会上议论的中心都是“车底不足,有煤拿不出来”。突破煤车“荒”,成了全区生产上的关键课题。
在煤矿里,人们都习惯地把井下的基本煤车数称做“车底”。区里的一部分干部认为,所以出现煤车“荒”,就是因为“车底”太少。他们算了这么一笔账:全区3月份以前,每天得到运输区供给的“车底”是一百六十个左右。3月份以后,随着新采区投入生产,全矿的采煤战线扩大了,每天要从现有的“车底”中拨出三百个左右供给深部采区使用,这样,每天分配给六区的“车底”就减少到一百三十个左右。煤炭的产量没有减少,所得的“车底”却减少了。按照这笔账,他们的结论是:要解决问题,只有请求矿里给增加“车底”。
就在这时候,矿运输区的职工给六区送来一张大字报,对“车底”问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完不成任务要检查自己,别怨煤车不够用。”六区领导方面组织干部又重新算了一笔账:全区现有的“车底”经过周转每天可以达到七百一十台次,煤车最高台设计次容量为一点五吨,如果按照一般的装车量一点四五吨与日产计划比较,煤车本应绰绰有余。为了弄清问题的真相,便组织干部到排车房去反复实测,终于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煤车普遍装得不满。连续几天实测,装车量只达到一点三六吨。六区的干部们恍然大悟:“车底”不是不足,而是大有潜力。
  剥开一层还有一层
这时,再也没有人强调“车底”不够用了。经过领导方面讨论,决定在装车工人中开展一个装满车竞赛,口号是开展“一四五○”(装车量达到一点四五吨)运动。
运动展开后,并没有达到事先所想像的那样明显的效果。装车情况虽然有些好转,但作业表上的数字仍未超过一点四吨。区干部研究这个问题时,有人说:“这是装车工人的干劲有问题。”“顾了凑车数,而不顾吨数。”根据这个反映,区里找了两个装车工人的实际装车纪录进行分析:一个是老工人张便芳,他是全区公认的装车能手;另一个是装车成绩一直不太好的工人。实际装车纪录是:老工人张便芳,一点三八吨;另一个工人连一点三吨也不到。干部们从这两个装车工人的实际装车纪录中发现,这里当然有一部分干劲足不足的因素,可是毕竟回答不了:为什么连一个最好的装车工人也竟然达不到装车一点四五吨的要求。这个分析,把前面的看法又基本上否定了。他们开始感到装车不足问题里面还有文章,决定把装车的各个环节全摸一下,来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
先从装车这道关口插手。区里召开了装车工人的调查会,听取装车工人的意见。老工人张便芳说:“装车满不满,全在扒锹上。我们倒想装满,就是装车的皮带头(运煤皮带往煤车里漏煤的部分)太低,扒不过锹来。”
干部到装车现场去实地观察,果然皮带头低得到了刮车帮的程度。装车工人们说:“要是把皮带头低的问题给解决了,装满车不成问题。”
为了找到皮带头为什么低的答案,干部又到负责维护皮带的机电工人中去调查。机电工人的回答是:抬皮带容易,我们也想抬,就是巷道的棚子太低,抬不起来。——问题追到巷道维修这一环上来了。为了进一步追根,又召集维修工人开调查会。维修工人反映,过去维修力量薄弱,所以没把棚子翻上去。
干部们这样逐个环节追根,终于把煤车装不满的根子挖出来了。他们对症下药,先增加了维修力量,确定专人负责,棚子翻上去了;机电工人马上把皮带头抬高了。装满车的条件具备以后,装满车竞赛立即在全区开展起来,“一四五○”的装车目标在4月份就被突破。到6月上旬,全区装车纪录平均达到一点四九吨。从4月份以来,全区在煤炭生产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从来没有再闹过煤车“荒”。
(原载《辽宁日报》,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